第38章 隆中計定江仇雪(第1/3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於草廬之中,羽扇輕搖,仿若掌控乾坤之智者。他目光深邃,仿若能看穿這亂世的重重迷霧,那目光恰似穿透暗夜的閃電,犀利而明亮。他聲音沉穩而清晰,徐徐為劉備展開那宏偉的戰略藍圖:“主公,當今天下,曹操已據北方,其勢力猶如洶湧澎湃、無邊無際的大潮,兵多將廣,猛將如雲,謀士似雨。其力量之強大,難以正面抗衡。曹操之軍,氣勢洶洶,其鋒芒銳利,若強行迎之,無異於以卵擊石。然荊州,此乃兵家必爭之地,其地緣優勢可比四通八達之要津,北可威脅曹操之腹地,南可聯結東吳之廣袤,東可進江淮之富庶,西可入巴蜀之險峻。而荊州之主劉表,雖據有此地,卻目光短淺,胸無大志,治理無方,難以久守。此天賜良機,主公當仁不讓,應順勢而為,謀取荊州,以為立足之根本。”劉備傾身而聽,眼神中滿是專注與期待,仿若在黑暗中摸索許久後,終見一絲曙光,不禁微微點頭,那神情猶如久旱逢甘霖的枯草,充滿了對生機的渴望。
“再者,益州之地,沃野千里,廣袤無垠,仿若天府盛景之絢麗畫卷。山川形勝,物產豐饒,實乃天賜之福地。高祖劉邦曾據此而成就帝業,開創大漢之輝煌。如今,劉璋闇弱,雖坐擁如此富庶之地,卻無法施展雄才大略,難以駕馭那複雜局勢。民心離散,賢才思主,渴望有英明之主引領他們走向繁榮與安寧。主公以帝室之胄,身負漢室之血脈,信義昭著,仁德佈於四方。若能先得荊州,積聚力量,再圖益州,便可成鼎足之勢,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進而謀取中原,興復漢室。”諸葛亮說到此處,微微一頓,輕搖羽扇,那羽扇的揮動彷彿帶著一種神秘的韻律,似在等劉備消化這宏大構想。
劉備心中豁然開朗,猶如撥雲見日,心中的陰霾瞬間消散。他連忙說道:“先生所言,令備茅塞頓開。然曹操勢大,其麾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兵鋒所指,無不披靡。東吳孫權亦不可小覷,其據有江東三世,根基穩固,長江天險為其屏障,民富而兵強,賢才匯聚。此二者皆為強勁之敵,又當如何處之?”劉備的目光中充滿了急切與疑惑,渴望從諸葛亮那裡得到應對之策。
諸葛亮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充滿了自信與從容,胸有成竹地回道:“孫權據江東三世,根基穩固,如巨石之沉穩,且有長江天險為其屏障,民富而兵強,賢才匯聚。然孫權之志,在於保據江東,拓展勢力。主公可與之結為同盟,如雙木成林,共抗曹操之強大壓力。待時機成熟,主公率益州之眾出秦川,如猛虎下山,氣勢如虹,銳不可當;一上將率荊州之軍向宛、洛,似蛟龍出海,翻江倒海,威震中原。如此,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主公需忍辱負重,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方能成就大業。”諸葛亮的話語如潺潺溪流,清澈而堅定,流入劉備的心田。
劉備聽得熱血沸騰,眼中滿是崇敬與感激,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璀璨的明燈,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他激動地說道:“先生真乃天賜良輔,備得先生,如魚得水。先生之謀略,高遠深邃,備願傾心相隨,共創大業。”劉備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那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與此同時,江東之地,孫權站在江邊,江風獵獵,吹起他的衣袂。那衣袂在風中翻飛,如同一面飄揚的戰旗。他面容冷峻,眼神中透著堅毅與仇恨,猶如燃燒的火焰,熾熱而不可熄滅。想起父親孫堅當年被黃祖部將射殺,那仇恨的火焰便在心中熊熊燃燒,猶如被壓抑許久的火山即將噴發。孫權緊握著腰間佩劍,劍柄上的紋路似在訴說著他的決心,那紋路彷彿是歲月的刻痕,記錄著他的痛苦與悲憤。他緩緩開口:“黃祖老賊,昔日殺父之仇,今日定要討還。傳令下去,興兵伐黃祖!”孫權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是從地底深處傳來的怒吼,充滿了決絕與憤怒。
東吳大軍浩浩蕩蕩,戰船如林,順江而下。江面上,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