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鶴晃了晃腦袋,睜開眼睛。

眼前是一片灰濛濛的小路,路邊的木樁上懸掛著幾盞白森森的燈籠,周圍死氣沉沉,沒有半分生機。

踩著崎嶇不平的土路向前走去,隨著他緩緩地前進,鬼市小路兩邊依稀出現了幾個攤位,只是走近一瞧,攤位上卻沒有人。

不,更準確的說是沒有鬼。

蘇鶴雙眼掃視著空無一人的四周,瞅了瞅攤位上擺放的東西,眼珠子轉了轉,到底還是沒敢伸手去拿。

畢竟是在跟陰間人打交道,還是不要起歪心思比較好。

不對,跟陽間人也不行,咱是正人君子!

繼續朝前行進。

路邊不斷看到有無鬼照看的攤位,嚴重懷疑它們集體上班摸魚,怎麼一個也不來。

不多時,蘇鶴總算是看見一個身影端坐在小路邊上,大喜過望,立即朝那裡走去。

站到這個攤位前,蘇鶴髮現,眼前坐著的似乎是一隻窮鬼。

不是開玩笑,是貨真價實的窮鬼。

南朝《荊楚歲時記》有記載,窮鬼又名窮子,指的是一種能使人窮困的鬼。

此鬼身材羸弱矮小,喜歡穿破衣爛衫,即使給他新衣服,他也會扯破或者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

雖然行為怪異,但他並不傷害人,只會一味的使人破財。

有傳聞說它是高陽氏顓頊的兒子,出生時不著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

民間常有在正月初六這天,即人日的前一天,或於正月晦日,人作糜,棄破衣,祭祀於巷的習俗,曰送窮鬼。

眼前這隻窮鬼形體瘦小枯乾,一張臉呈黑灰色,眼珠發直地看著蘇鶴,一副不太聰明的樣子。

蘇鶴瞧了瞧他身前桌案上擺放的東西。

帶毛的牛皮,咬掉大半的胡餅,一團亂糟糟的頭髮,幾件破破爛爛的破衣服……

還有一根色澤泛黑的大腿骨,蘇鶴聞了聞,應該是狗的骨頭(別問他是怎麼知道的)。

好傢伙,這還真是窮鬼。

都是些什麼破爛,這能有人買?

蘇鶴搖了搖頭,準備離開,扭頭的時候,突然看見角落裡丟著三個布袋子。

一看到這些布袋子,蘇鶴頓時心裡有一種感覺,這是自己需要的東西。

調出面板,果然,這種感覺是剪綵面板帶給他的。

找到了目標,蘇鶴裝模作樣地來回繞了幾遍,咳嗽一聲,不經意地問道:

“郎君,案上器物作何價錢?”

窮鬼一臉茫然地看著蘇鶴,沒有回答。

蘇鶴以為他沒聽清,於是又問了一遍。

窮鬼還是沒有反應。

蘇鶴就明白過來,這鬼不是聽不清,而是聽不見。

“也許這就是鬼市的一種保護手段,不讓陽間人跟陰間人對話。”

蘇鶴調出面板,點開鬼市,取出了他的四樣“寶貝”。

也就是透過面板任務的成品,分別是:【春日晚梅】、【綏鳥翠竹】、【戲蓮之魚】和【躲扇之瑩】。

剪綵作品一出現,窮鬼的眼神立刻發生了變化,脖子使勁朝蘇鶴這邊探,兩隻大白眼珠子緊緊盯著剪綵作品,顯出很渴望的樣子。

蘇鶴見狀放下心來,面板沒說假話,這四個東西果真是鬼市的硬通貨。

既然雙方都有意願交易,事情就好辦了,蘇鶴點了一下角落裡的布袋子,又指了指手裡的剪綵作品,伸出一根手指。

窮鬼搖搖頭,伸出兩根白骨嶙峋的手指。

蘇鶴堅決不改,依然伸出一根手指,同時一扯衣服下襟,作勢要走。

窮鬼猶豫了一下,只得收回了一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