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閱秋操也是個體力活,英雄遲暮的老朱不得不讓少年遼王主持今年的秋操。

好不容易檢閱完軍容整肅的受閱隊伍,老朱在遼王和皇太孫的陪同下,登上點將臺,開始讓遼王主持各軍操練。

按遼王的秋操章程,秋操分閱、操、試三個內容進行。

第一個內容是閱,就參照後世的閱兵式,把進京十支都司隊伍和十支藩王護衛共二十個方陣像碼麻將一樣,碼整齊,士兵們吃幾天好的,再換上過年穿的新衣服,顯得精神抖擻,在皇帝乘車檢閱時把口號喊響亮一點就行。

考慮到老朱年事已高,遼王取消了後世的分列式,免得把老朱給累暈了。

事實證明,老朱對這個簡化的閱兵式已經很滿意了。

八月二十六下午進行秋操的第二個內容是操,基本按照大明軍士操典進行兵器操作考核。

這是大明每次校閱的主要內容,主要考核士兵弓馬槍銃是否嫻熟,類似後世單項軍事技能考核。

但是,大明兵器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五花八門,並沒有客觀統一的考核標準。就拿火銃來說,有鐵鑄的,也有竹製的,粗的可以說是大炮,細的也可以說是大炮仗,那標準自然沒有辦法統一。

遼王只好採取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分別進行考核。

俞靖帶幾個人考核騎術,平安帶幾個人考核火銃射擊,剛回來的海蘭察考核射箭,兵部派人考核其他幾個兵器專案。

因為考核專案繁多,人又多,費時又長,遼王也沒有全程參加。老朱在場,他就在場,老朱說乏了,他也說累了。

為了避嫌,遼王沒有讓自己的警衛連和遼東都司代表隊參賽,這讓遼東都司帶隊的周興很有些失望。

早在三月,老朱就越過遼王府,密令平安從長春的廣寧右護衛抽調一千五百精兵火速進京。

到了六月,老朱又詔令吳高從遼東都司各衛中選派一千五百人進京參加秋操。這和其他各地先派邊軍、後派親王護衛的順序恰恰相反。

遼東都司指揮使吳高收到詔令後,很是發愁,專門前往瀋陽與張石商量了半天。

張石說:“廣寧衛和開原衛經過四年的訓練和實戰,雖然比不上遼王府三護衛,但在裝備、技術和戰術上不僅超過京軍,更是甩開其他邊軍好幾條街。如果精銳盡出,不僅要遭人嫉妒,還可能被皇帝以入京宿衛為名,長期留在京城。”

吳高就說:“如果只派義州衛和安東衛的老弱病殘,估計也要給留在京城的遼王爺丟人。”

二人一合計,本著馬不露肥的原則,決定從廣寧衛選派一個表現中等的騎兵營參加,配發的新式武器不是太多,軍士和武器的磨合度又不是太高,希望能多少遮掩一下廣寧衛的光茫。

按照這個原則,吳高又吩咐金州衛的馬雲派來五百長槍兵,義州衛的宋琥派步兵營,爭取在邊軍中表現不是太差。

三支受閱隊伍敲定之後,全部開往廣寧集中訓練三日,主要是統一步伐,強調紀律和禮儀,然後由廣寧衛指揮使周興率領,乘船渡海南下,直抵京師。

結果,周興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因為遼王要避嫌,他只能作觀眾,連上場露臉的機會都沒有。

八月三十日,秋操進入第三個內容:試,主要是集體軍事專案比試。

這是歷年秋操的精華所在,講究號令整齊、陣法變化熟練,雖然能體現隊伍整體協同性,但更多體現表演性。就像後世經歷的某些軍事演習變成演戲一樣,戲味十足,極具觀賞性。當然有時候也會像某地的城管或保安閱兵,笑話百出,權當免費看了場演出。

遼王在籌劃時,參照後世軍事考核和實兵演練,特意突出了集體專案的對抗性和實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