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漸退出的東地中海,但他們還牢牢掌控著直布羅陀海峽,還有著不俗的海面戰力。這生意做起來也不會比法國遜色。
在英國和奧地利的使者來到伊斯坦布林的時候,蘇丹皇宮內,塞利姆三世微笑著聽取著大維齊爾雷傑普帕夏關於奧斯曼自身的各工廠在秋季狀況的彙報。
“……總的來說收益增加最多的還是我們的紡織廠。戰爭對於社會的破壞太大了,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他們的棉布產量都因為戰爭而降低了很多。尤其是法國。”奧斯曼帝國在引入中國之前,很大程度上都是一個對法國敞開了大門的大市場。
法國因為戰爭而紡織業遭受重創,丟失了奧斯曼的市場,中國人和英國人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個空缺,尤其是中國。因為它與奧斯曼帝國的親密盟友關係,以及之前就在奧斯曼上層社會的經營,佔據了大多數的市場份額。
所以,現在就是奧斯曼反攻法國市場的時候了。奧斯曼完全可以從中國進口足夠多的棉布,然後銷售到法國去。反正飄洋過海而來的中國棉布,價格雖然上漲了不少,卻也不比歐洲的同類布匹價格貴了。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的。
“特別是戰爭所需的大量軍用棉紗和酒精,價格已經比戰前漲了兩倍。”
酒精就是糧食,沒有糧食拿來的醫用酒精?這種從中國傳來的‘發明’,已經有實際效果證明了自己的效用,對於抑制傷口發炎有著絕大的效果。
“如果我們跟英國和法國的交易,都能順利完成。預計今年全年的利潤收入將會會過了十萬英鎊。”這還只是紡織品和軍用棉紗和酒精,更大頭的是軍火。“軍火上的獲益更大。我們從英國、法國、奧地利、普魯士等國手裡都收到了大量的訂單。”這些訂單如果靠著奧斯曼帝國自己的兵工廠製造,五年也造不完,可他們背後有個中國,而中國人也非常夠朋友的讓奧斯曼從中插上一腳。“新式火槍訂單總計五萬兩千杆,各型號六角炮八百五十門,炮彈15萬發,火藥兩萬桶。銅塊七百噸,鉛塊兩千噸,錫塊兩千噸。我們的收益總計約在三十萬英鎊。”
顯而易見,中國人會賺的更多。可是這四十萬英鎊的利潤,那是人家中國白白讓出來的啊。這才是奧斯曼的真正朋友。
塞利姆三世看著天方半島的地圖,他覺得自己可以給中國人更大的畫餅。
是的,畫餅。
奧斯曼與中國交往了幾十年,一些詞彙也從東方傳到了奧斯曼。畫餅這個詞兒,就是其中一個。
天方半島上有瓦哈比派,自己可以劃出半個天方半島,只要中國人能狠狠地把那群可惡的傢伙給鎮壓了。那該死的沙特家族!
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
蘇丹皇宮的大廳中,賽利姆三世很快見到了兩位熟悉的特使。
穿著得體的禮服,帶著白色的假髮,還有那渾身散發的香水味道,‘文雅’中不自覺帶著一絲高傲,這就是英國和奧地利的貴族。
只是令賽利姆三世覺得好笑的是,這兩人在不久前還甩臉子給他看呢,現在就要對著他賣好了。
國與國之間就是這樣。
人們常說夫妻沒有隔夜仇,這句話放在國與國之間更合適用。兩個曾經敵對的國家可能為了某件事在一夜之間就能成為盟友,比如一戰時候的英法;兩個曾經親密的盟國也可能因為了某件事而一夜之間成為仇敵,就像德國和沙俄,和英國。
奧斯曼與奧地利是仇敵,跟英國人的關係也沒好到哪裡去,但歐洲人玩外交已經玩了幾百年,職業外交人員的基本素養還是有的,雙方見面時還是非常友好的。不管是兩位大使還是賽利姆三世都非常客氣的行禮問好。
在客套性的問候完畢後,賽利姆三世直接提出的了自己疑問:
“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