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項羽、梟雄曹操、武聖關羽。莫不是敗在這四個字上面,如今楊猛來了這麼一下。徐子渭立馬就不看好戰局了。

作為楊家的謀士,除了熟讀史書,徐子渭也沒少在明湖書院學東西,西洋的許多歷史,他也是有個大概的。

一萬對兩千,看著有絕大的優勢,但幾千勝過幾萬、十幾萬的戰例,徐子渭都讀過,三爺這是把戰事當做了兒戲啊!

“見招拆招?三爺不可啊!”

說別的沒用,他徐子渭是靠楊家得到的富貴,楊家倒了,他也得跟著倒黴,勸阻楊猛也是徐子渭的責任。

“如何不可?說明白!”

大規模的作戰,楊猛也沒參與過,有些東西,大多靠的是心裡的一股氣,要說十拿九穩,就是在騙人了。

找這兩人過來,楊猛也是為了聽聽他們的意見,雖說是試探,但是萬一被人試探個底掉,那就算是玩砸了。

“我乃新軍,彼乃精兵,新兵、精兵本就不可同日而語,新軍初戰,若是傷了士氣,結局堪憂吶!

兵家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見招拆招只怕是……”

太重的話徐子渭不敢說,自己這位東主是個什麼脾性他最清楚不過了,視人民如草芥、殺人不轉珠,活脫脫就是為楊三爺準備的,如同兒戲一詞,徐子渭真是不敢讓它從自己的嘴裡說出來。

楊猛所說的檢驗新軍戰力,這個徐子渭也是同意的,一萬對兩千,難道就不能檢驗新軍的戰力了?以這麼個法子檢驗新軍,自家的三爺,心思太狠了。

雖說慈不掌兵義不掌財,但太過殘暴,恐怕不是什麼積福之道,戰損過多,也會影響新軍計程車氣,新軍成了一個死人的窩子,只怕會壞了楊家的根基。

楊猛的心思,徐子渭大致上能摸得清,但這麼做的風險太大,若是勐臘的一萬多人,人人畏戰,那事情就麻煩了,萬一對面的人,太過兇悍,只怕這勐臘的一場試探,也將是一場大潰敗!

“只怕是什麼?把話說清楚嘍!”

徐子渭考量的東西不少,楊猛考量的東西也不少,徐子渭所說的一鼓而下,楊猛也有這個自信,但這就悖離了檢驗新軍的初衷。

基諾遠征軍,絕對是支久經戰陣的精兵,雖說不知道這些士兵的具體年齡,但從滿臉的鬍子來看,這些人都不怎麼年輕,一個老將帶領兩千老兵,這可是個機遇,再想遇到這樣的好對手,可就難了。

英吉利有支印度兵,接下來主要的對手,應該就是印度兵了,英吉利的本土軍團,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開赴緬印一線的。

而這次試探,楊猛也沒打算讓英吉利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拖出了印度軍團,這場仗也該差不多結束了。

與英吉利本國精銳交戰,可能只有這麼一次機會,剩下的可能都是雜牌了,戰勝了雜牌,不能檢驗處新軍的戰力,這對以後的決策,影響也不小。

新軍精銳,一萬五霍爾後裝。槍,楊猛都沒動用,一是想防備著英吉利偷師,這第二嘛!就是為了檢驗一下普通新軍的戰力,至於說死人,那也是正常的。

對上兩千英軍,死人,又能死多少呢?出發點不同,讓徐楊兩人的思路完全不在一條線上,就這麼談下去。楊猛很難得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只怕是有些兒戲了。三爺。軍心士氣傷不得,洋鬼子厲害,當年庚子一役,幾千打上萬,一對一咱們有勝算嗎?”

這話是實話,也是徐子渭無奈之下才說的,庚子一役,是跨不過去的一道坎。雖說見識過新軍的厲害,但徐子渭並不認為,新軍對上英軍,一對一可以打得贏。

“兒戲?這話對面的倆洋鬼子也是這麼跟我說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現在這事兒,也是被逼到了這個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