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上馬急赴景龍門。

登上城樓望去,整個汴京城的萬千屋宇,還都籠罩在灰濛濛的晨靄中。市井的景象一如既往,炊煙尚未散盡,孩童猶在嬉戲……

我們揣想,李綱的胸中此時不可能平靜。他想的也許是……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大宋!

他知道,在他腳下,城不可謂不堅,兵不可謂不勇。其實,大宋的“死穴”並不在這裡,而是在……

他向欽宗所上的《論用兵札子》,引用了《周易》裡的一句話,反映了他的擔憂,並以此對欽宗做了提醒。這句話是“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小人勿用啊!

這看似平淡的四個字,不知是由我們民族的多少血淚凝成!可是,這話說了有用嗎?即使在文化昌明的今日,也難保這一條能起作用。

此刻,李綱以一人之力,擔負著天下興亡的重責。如果一旦失敗,不是戰死,就是要以死而謝天下。然而對這個風險,他倒是不擔心的,他害怕的是:自己在前線披堅執銳,有人卻在後面釜底抽薪。因此,他在札子上懇求欽宗仔細思考聖人之言,一定要有主見,“無為浮議所動,則大功一成,中國數十年可以無夷狄之患”。否則的話,大宋之憂,就不止是一個世代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汴京城頭的一場惡戰(2)

欽宗在這札子上批的是“慎之慎之”……怕死者,從來不會承認自己怕死,他們冠冕堂皇地說來的,是慎重從事。

好在欽宗這次被李綱近乎狂熱的抗敵情緒所感染,是下了決心要拼死賭一把的。他不僅批准“親征行營”有官署,有編制,而且下令從百官和各部吏員中調人,到行營任職。此外,欽宗也知道打仗要進行物質獎勵,還特地撥了銀、絹、錢各一百萬,還有擬在戰場上發給有功官員的空白委任狀三千餘份,允許李綱便宜從事……你願封誰的官,就賞誰。

只要領導用人不疑,事情就好辦。

眼下的汴京,脆弱是脆弱,但還並非不堪一擊。對京城的兵力,李綱心裡有數,蒐羅蒐羅,禁軍總還有約九萬餘人,再加上百姓、廂軍(雜役兵)做應援,總兵力有二十多萬應該不成問題。

以二十多萬兵力對付將要殺到城下的三十萬金兵,表面看起來兵力略弱,但是宋軍其實並不見得弱。其原因,一是宋軍為防守的一方,城堅炮利,這在古代戰爭中,是佔有極大優勢的。二是金兵雖然驍勇,但其長處是野戰,鐵騎在平原上易於取勝,而在攻堅戰中則不見得行了。三是作為攻堅的一方,金軍人數太少。孫子兵法雲:“十倍則圍之”,金與宋的兵力之比,連一倍都沒有,在氣勢上壓不倒對方,對戰鬥減員的心理承受力也有限。

李綱向來信奉“天下無不可為之事”,他對汴京的城防,心中是有數的。四面城牆的防守器具,在當天就開始完善補充,所做的工作有;修城樓、掛氈幕(防箭矢)、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置擂石、備火油等等,“無不畢備”。

在兵力部署上,以百步為一段,任命宗室和武將為提舉官,分段負責。每百步所置兵將,要求必須守住這一百步。京城的四面牆,每一面部署正規軍一萬二千人,另有保甲民兵、居民、廂兵輔助。每個城門上,都有從宮中派出的大小宦官,也是分段防守。他們雖然不是完全的男丁,但值此緊急時刻也要派上用場。

城中另外還有馬、步軍四萬餘人。李綱將他們集合起來,編成前、後、左、右、中五軍,每軍八千餘人。其中,前軍駐守在通津門(即東水門)外,保護延豐倉,這裡存有軍糧四十萬石,是後勤命脈。後軍駐紮在朝陽門外,據守樊家崗,加強薄弱環節的防守。其他左、右、中三軍,留駐在城中,做為後備部隊,一旦開打,哪裡緊急就往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