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雖然透過《北方晨報》每天報道出來的,都是第四路軍如何英勇抗擊蘇軍侵略,如何冒著蘇軍的狂轟濫炸堅守陣地,可是東西兩線和蘇軍作戰的地點不斷變化,表明蘇軍在不斷向前推進的事實還是無法完全掩飾的。已經有人在報上開始表明了這種擔憂。

尤其是中路蘇軍主力已經接近庫倫,最嚴酷的攻防戰即將展開,在沒有按計劃殲滅蘇軍西線部隊之前,沒有一場像樣的勝利,這會對民心士氣產生一定不利的影響。

如果這個時候適時渲染一下這場勝利,倒是一個很好的提振士氣、民心的好機會。

而且,近來國內以《申報》為首的一些媒體,已經開始指責蔣介石一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認為蔣介石對北蒙戰事漠不關心,皇皇國危之大事,竟緊繫宋哲武一人之手。

特別是以汪精衛為首的廣州政府也開始拿這件事情來說事。

汪精衛發表講話稱,‘蔣介石放任外敵入侵,置國土淪喪於不顧,致使北蒙戰事全賴宋哲武一人抗之,北蒙以岌岌可危。尤其是對內一味在黨內國內實行**,打擊黨內堅持真理,秉承先總理遺願之**同志,以不適合繼續作為國民政府領袖。’要求蔣介石辭職下野。

原來,早在今年二月,蔣介石和立法院長鬍漢民發生約法之爭,蔣介石一怒之下,以宴請議事為名,將國民黨元老、立法院長鬍漢民騙到總司令部,逼胡辭去立法院長職務,然後押送胡漢民到南京郊外湯山溫泉別墅軟禁。

胡漢民被扣壓一事,在國民黨朝野引起了軒然大*。

早在三月,汪精衛就在香港發表了《為胡漢民被囚重要宣言》,斥責蔣介石“一面擺酒請客,一面拔槍捉人,以國民政府主席而出於強盜綁票之行徑,較之青霜劍之狗官,有過之而無不及。”四月底,國民黨中央四位監察委員古應芬、林森、鄧澤如、蕭佛成,發表了《彈劾蔣中正提案》的通電,指責蔣介石排除異己,製造**,要求對蔣進行撤職查辦。五月,兩廣將領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張發奎、唐生智等數十人聯名發表通電,擁護“四監委”彈劾案,要求釋放胡漢民,蔣介石下野。

五月二十七日,兩廣地方實力派陳濟棠、李宗仁等人,效法孫中山當年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成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打出“打倒**”“護黨救國”的旗號,提出凡國民黨第一、二、三屆中央執監委員贊成反蔣者(**員除外),均自然成為非常會議的委員。陳濟棠、李宗仁等人邀在香港的汪精衛出任領袖,在汪精衛的主持下,成立了廣州國民政府。

以汪精衛首任國民政府主席,陳濟棠任軍事部部長,李宗仁任參軍處參軍。否認南京國民政府的合法性。

6月2日,廣州國民政府非常會議召開第2次會議,決定成立軍事委員會,以陳濟棠、李宗仁、唐生智3人為常委。同時整編部隊,將陳濟棠的第8路軍改稱為第l集團軍,陳為總司令,下轄第l、第2、第3軍,以餘漢謀、香翰屏、李敬揚分任軍長。在此基礎上,陳濟棠又藉機擴充軍隊,增編1個教導師、2個獨立師、5個獨立旅、8個獨立團及炮兵團、戰車營等部隊,使其軍事勢力大為增強。

將李宗仁的桂系軍隊改稱為第2集團軍,以李為總司令、白崇禧為前敵總指揮,下轄3個軍,以張發奎、楊騰輝、李品仙分任軍長。桂系也同樣藉機擴充實力,從國外購置大量軍械裝備部隊。

同時,廣州國民政府還擴充了海、空軍,並以陳策為海軍總指揮,以張惠長為空軍總指揮。為聯絡其他武裝力量參加反蔣作戰,派員聯絡個地方勢力和江西第19路軍處做聯合反蔣工作。許崇智、唐生智也提出要收編舊部,率兵反蔣。

蔣介石在內外交困之下,十分狼狽。

感謝“av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