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同心,餘願與蔣先生精誠合作,共赴國難,挽大廈於將傾。

就這樣,把對日絕交政策罵成是“國必析”的危機,那麼下野的蔣介石重新出山,就不是爭奪權力,而變成力挽狂瀾了。而汪精衛也可以自然而然的以阻止對日絕交政策,同心抒國難為理由,完成由蔣介石的仇敵到合作伙伴的華麗轉身。

17日,兩個從北伐開始就相互對抗,互相視為仇敵的超級大佬在杭州相會。談笑間,在風景旖旎的杭州西子湖畔,國民黨的一場權力重組就此敲定。接下去的一切自然都是走過場而已。

只不過,讓他們都沒想到的是,先是日本僧人死亡,接著日本人又燒了三友實業社,21日,日本總領事村井蒼松又向上盒長吳鐵城提出道歉、懲兇、賠償、解散抗日團體四項無理要求。22日;日本駐上海第1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發表恫嚇性宣告,以保護僑民為由加緊備戰,並從日本國內向上海調兵。

這一切,都打亂了蔣介石和汪精衛商定的奪權步驟♀個時候實在不是動手的好時機,除非孫科自己下臺。

鹽澤幸一發表恫嚇性宣告的同一天,外交部長陳友仁以他獨有的方式,棄職而去,並發表宣告痛罵蔣介石。然而,除了遭到撤職和黨內懲戒處分,他什麼都無法改變。

勉強能幫孫科撐起門面的外交部長辭職,財政又無法維持,外交政策又被蔣汪聯手否決,行政院長孫科的日子也到了頭,他也只能黯然下臺,由汪精衛接過了行政院長這把金交椅。

可就在國民黨內權力爭奪白熱化的時候,那邊上海的日本人卻沒停下腳步。就在蔣介石準備以勝利者的姿態重回南京時,燃燒的導火索終於燒到了上衡只火藥桶的邊緣。

雖然還不知道日本政府已經擬定了對華的新方針,但是看到這份照會,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官員們都意識到,日本人這回,包括政府,那是真想鬧事了。

而上盒政府還發現,從25日開始,居住在虹口、閘北一帶的的日本僑民大批遷移往法租界,一些日本僑民還在陸戰隊司令部領取槍支彈藥,日本陸戰隊在租界街頭設定鐵絲網,堆放沙袋。

所有的跡象表明,日本人可不是隻打算嚇嚇你的,那時真想玩真的了。

不過,在蔣介石和汪精衛看來,上海科不是北蒙和東北,這裡可是中華民國的經濟中心,江浙一帶打爛了,那可不得了。只是,日本人咄咄逼人,欺人太甚,絲毫不給國民政府一點顏面,這讓蔣介石著實氣憤難耐。

不過,在怎麼氣憤也得忍,上海一打,日本人侵佔東北就更有藉口了,何況他現在就是想打,也抽不出兵力和日本人打。

不能打,那就只能暫時忍耐退讓,讓日本人找不到藉口。

此時駐守上海的,是陳銘樞、蔡廷鍇的十九路軍,對這些廣東兵蔣介石向來沒有好感,讓他們留在上海,很難保證不出事。

暫時還沒有正式回到南京履職的蔣介石,一面指示何應欽以軍政部的名義下令十九路軍撤防上海,一面急電國民黨元老張靜江說服蔡廷鍇避免與日軍衝突,並調憲兵第16團接替上海第19路軍防務。

!#

第六百零二章 抗戰 上海 淞滬抗戰(三)

~日期:~10月17日~

,nbsp;日本人也知道,“取締抗日活動,解散抗日團體”,這樣的要求提出去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日本以武力霸佔東北三省,這樣的舉動若還沒有產生“抗日活動,抗日團體”,那真是豈有此理了。

但日本人欺負滿清和民國政府已經養成習慣了,不但要佔了你的地,就連你不抵抗,只是在自己家裡罵娘都不允許。欺負人到這個份上,肯定會遭來中國人更大的憤怒。不過,在日本人看來,你再憤怒還能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