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身後,整個大營只有沉重的馬蹄聲,再也沒有其他的聲音,但是,沖天的殺氣,是完全無法掩飾掉的。

沒有過多少時間,李道宗統領的主力軍緩緩的抵達了靈州大營,李道宗現在的心情還算不錯,雖然過程有一點點小瑕疵,不過結局還是不錯的,大唐損失了幾百兵馬,徹底擊潰了這一支叛軍,解了靈州之圍,按照戰術目標來算,本次出征已經獲得了勝利,不過,無論是李二陛下,還是李道宗本人,都不會僅僅為了這個事情而滿意,大唐此戰的目的,第一是解靈州之圍,保住靈州,震懾諸部落,而另一個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儘可能的抓捕更多的蠻夷,補充國內巨大的奴隸需求。

想到這兒,李道宗也覺得有些好笑,大唐現在的朝堂氛圍是越來越奇怪了,就拿這一次出兵北征的事情來說,當然還是會有人反對,然後軍中將領和主戰派文官和這些反對者唇槍舌劍一番,中立派閉目養神,接著李二陛下讓公奴司主官過來彙報一下本年度勞動政策的實施方案和水準,以及奴隸的現狀,然後工部和兵部的相關官員過來彙報一下所需要的奴隸數量和要做的事情。

接著主戰派和主和派的聲音就完全的變了味兒,加上中立派的一些人,基調完全變成了軍隊出征可以,但是一定要以抓捕奴隸為第一要務,雖然目前大唐並沒有明言廢除本國子民的徭役,這個情況也僅僅侷限於關中,可是吧,整個大唐都知道了這個事情,並且已經有其他區域的官員上書說本地域的子民對於朝廷的做法頗有微詞,比如憑什麼只有關中人才能享受到讓蠻夷奴隸代替服徭役的權利?咱們都是大唐子民,強烈要求皇帝一視同仁!

官員心中其實也都有這樣的想法,百姓服徭役其實很麻煩,徵發起來麻煩,還要小心翼翼的不能死人,否則要追究責任,這哪裡有不用顧忌死活的蠻夷奴隸來的舒坦?偷懶就打,不服就殺,還不用管什麼吃的喝的,一人一天一個饅頭一點水一點菜就算是打發了,餓死病死拉倒,沒人把他們當人看,反正大唐還要繼續打下去,抓就是了。

於是整個大唐都響起了強烈要求推廣勞動改造政策的聲音,最終上達天聽,李二陛下和朝臣都開始重視起了這個問題……(未完待續。。)

二百一十二 明犯大唐者,雖遠必誅!(中)

這個問題非常的重要,非常的嚴肅,以李二陛下為首的朝廷不得不重視起來,並且召開了很多次的會議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廢除勞動改造政策是不用想的,不單單百姓們要鬧騰,官員們也要鬧騰,甚至李二陛下自己都不願意,這可是一個好政策,利國利民利李二,就是憑著勞動改造政策獲得的民望,李二陛下大有成為百姓心中的聖君的趨勢,他如何會自己把這個趨勢終結掉?不行不行,一定要繼續下去。

於是討論的方向就開始朝著如何穩定推廣擴大這個目標發展,歷次討論大會之後,朝廷基本確定了勞動改造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推動性,因為這種類似於無本買賣的活計,可不是隨隨便便都能得到的,朝廷不用管飯,不用擔心死活,沒有心理負擔,平常李二陛下做做樣子指點一下公奴司善待奴隸,別都給餓死了,要讓他們長時間的為大唐工作,假惺惺的模樣誰看了都鄙視。

上行下效,於是誰都不願意真正的善待這些奴隸,公奴司的主官還算是比較關注長遠發展的一類人,所以大發善心,據理力爭,終於為這些奴隸爭取到了每天一個饅頭和一些軍隊裡頭淘汰下來的不需要的醬菜這樣極好的待遇,這還讓民部和工部兵部一陣鄙視,就是因為這樣,所以那些奴隸“勞動死”的機率很高,要是再不抓捕一些來,勞動改造政策就維持不下去了。公奴司就會成為空殼子。

在這個背景之下,李二陛下此次的出兵前所未有的順暢,幾乎沒有阻力,立刻就透過了,特別是工部和兵部的強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