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想了想,而後一邊嘆氣一邊滿臉苦笑:“肯定不能答應,絕對不允許,身份差得太遠了,不能答應,如果我是皇帝,他就是太子,就算不是太子,是其他的兒子,也絕對不能娶一個農家女。”
蘇寧雙手一攤:“我不也是這樣嗎?坐在這個位置上,誰能決定自己的一切呢?你父親?他當初娶皇后就是他自己決定的?不是吧?他貴為皇帝尚且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娶妻子,更何況別人呢?這些年我也想明白了,這位置越高,權力越大,就越沒有自由,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後果,都要想想這樣做了以後會有什麼結果,不得不瞻前顧後,三思而行。
我是這樣,你也是這樣。你是太子,是儲君,地位更高,就更沒有自由,當了皇帝,就一點兒自由都沒了,除非你要做昏君暴君,學習桀紂,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做事,你要是想做一個為人稱道的明君聖君。你就要按照那些能給你做傳給你上諡號的人的意思來。諡號是你死了之後的事情,你沒辦法干預。
所以啊,咱們都是一樣,我想明白了。芮涵是最適合我的。無論從哪方面。她都是最適合我的,我一開始也不喜歡她,但是現在我根本離不開她。我不能想象我沒了她會是什麼樣子,想都不能想,所以,我很快樂,很幸福,她為了我做出很多改變,我僅僅需要給她關心,這份買賣,太划算了。”
李承乾愣了許久,想了許久,等到蘇寧把一盤子羊肉都給吃光之後才緩過神來,釋懷的笑了笑:“你說的對,我沒辦法不考慮別人的看法,按照自己想做的去做,那樣的話父親母親肯定不答應,肯定要斥責我,孔先生,杜先生,於先生,每一位先生都不會允許,要是以後我做了皇帝,也不能不考慮其他大臣的想法,我不想做桀紂,不想做亡國之君。”
蘇寧說道:“我也同樣不想在史書上給別人寫成一個不孝之子,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一杆秤,衡量所有的對和錯,平民百姓不用擔心,因為除了家人沒人在乎他們是什麼樣子的,但是我們不行,我們必須顧及到那些史官和言官,你想遺臭萬年嗎?像桀紂一樣被我們聲討,你願意死後被人家非議嗎?我反正不願意。
活在這世道上啊,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我們不得不去在乎別人的看法,雖然我很討厭那些人,但是我沒辦法和他們作對,殺了他們?殺了一批,還有一批,刀和劍封不住悠悠之口,夏桀那樣做了,有商湯討伐他,商紂那樣做了,有武王討伐他,幽王那樣做了,有國人暴動把他趕下王位。
咱們這個國家裡面本來沒有造反的人,但是卻很容易就出現逼迫別人造反的人,把不想造反的人逼到了絕境,有些人就窩囊的死了,但是有些人絕對不會就那樣死掉,陳勝吳廣就是被逼到絕境的人,喊了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秦王朝那麼強大一樣土崩瓦解。
咱們看上去地位高權力大,其實每時每刻都在擔憂會有人來收拾我們,我們的家業太大,牽掛太多,所以根本不敢做過分的事情,但是總有人無牽無掛,就一條爛命,與其窩囊的餓死不如壯烈的戰死,我們鬥不過他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和他們妥協,道家所謂中庸之道,若是用的好了,萬年王朝何足道哉?只是沒有一個王朝能做到中庸。”
李承乾笑著看著蘇寧,說道:“你這樣說話的時候我就覺得你是一個七八十歲的老臣,根本不像一個二十歲都不到的少年將軍,你說的很有道理,所以我從來都不敢違逆父親和母親的意思,也不敢和孔先生於先生杜先生他們背道而馳,我沒那個資格,這樣做了,我就會失去一切。”
蘇寧舉起酒杯:“所以我不能那樣做,你更不能那樣做,我還等著你做皇帝,然後給我一個地位高不用做事的閒差,實在是太累了,撐到你做皇帝,我就不想做事情了,到時候我就回武邑老家,當個啟蒙老師,教那裡的孩子讀書,習字,教他們《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