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這些孩子的經歷太單純了,作為牧戶的孩子,其實也沒有多少可做的事情,這些資訊實在是非常普通了,但是登記的作用也正在於此,一些簡單的資訊在經過甄別和分析之後,才能體現出它們的價值來。

“羅慕蘭”這是白大夫從百家姓當中給這位叫魯魯的小姑娘賦的姓,至於名字,則是一早就準備好的,也是從一大段詞語當中隨便圈出來的。

在登記表上寫好了資訊,白大夫又把一塊寫著名字的栓繩小木牌遞給了阿米:“給她戴上。”

從這一刻開始,部落的魯魯,就成為了據點的羅慕蘭了,這個名字,將會伴隨她平凡或不凡的一生,真正成為一個人終生相伴的稱謂。

羅慕蘭的身體很健康,因此透過澡堂檢查通道的羅慕蘭,很快就透過通道進入到了第一間屋子,在這間屋子裡面,還光著身體的羅慕蘭,在第二名保育員的教導下,穿上了生平第一件正經的衣服,那是一身由內衣、罩衣和外套組合而成的短裝。

短裝類似後世的學生裝,一根帶有鐵釦的小皮帶,把褲子緊緊地固定在人的腰間,上衣是藍色的麻布布料製成的,前面有一排五個鐵質紐扣。

鐵質紐扣是鐵工坊開發出來的民用新品,隨著產品鏈的不斷延伸,鐵工坊的分工越來越細,能夠製作出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像這樣的鐵質紐扣,是陳飛製作出來的人力衝床衝壓出來的,衝床由一個男工操作,紐扣的原料也是利用軋製好的鐵皮衝壓而成的,一個女工隨時取下衝好的扣子,再在那一排衝口裡放入第二批原料即可。

整個紐扣的衝制分為三步,第一步衝壓形狀,第二步塑造形狀,第三步是在紐扣末端開孔,開孔之後的紐扣,會和細砂混合在一個木質的滾筒裡,完成最後的打磨拋光,在這一步當中,釦子上因為衝壓形成的毛刺,都會被磨圓拋光,因此,製作出來的成品銀光閃閃,看著是非常上檔次的。

這樣的一套生產紐扣的機械,陳飛定價為十五千錢,按照老高他們的計劃,這樣的一套裝置,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家庭作坊的生產資料,由家庭作坊來完成生產,據點只需要下達訂單,就能夠非常便利地獲得紐扣。

生產裝置在陳飛的鐵工坊裡,隨時都可以製作出來,但目前無論是職工隊伍還是依靠據點生存的人,一切還沒有真正走上正軌,所以老高的計劃仍然是計劃,這批第一次應用的鐵質紐扣,也僅限於學生服上使用了。

穿上了藍布短裝的羅慕蘭,已經和之前的部落小女孩,完全成為了兩個人,完成換裝之後,羅慕蘭透過引導,進入到了第二間房間,這裡由兩個人,一個是白珊,另一個是翻譯保育員。

白珊是臨時負責個人物品發放的,在這裡,羅慕蘭領取到了屬於自己的個人物品,也就是一個羊皮縫製的書包,書包裡面有兩個屬於自己的水杯,木杯是用來喝水的,鐵杯是用來洗漱的,一支牙刷,一小木管的細鹽粉,一塊肥皂和一塊洗漱用的白色麻布。

白珊和這位保育員,在將近一週的時間裡,將會負責把據點提倡的衛生和作息習慣,全部灌輸給這些已經算是入學的孩子,並教會他們日常的漢語,以使她們能夠很快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當中來。

等一週之後,也就是學校正式招生的日子了,到那個時候,她們都會被分到各個班級,開始正式的學生生涯了,但是現在,偌大個學校,也只有這一批部落來的學生。

男生那邊的體檢和物品領用是由老高負責的,這時他正在一名部落騎士的輔助下,把一個男孩子按在條凳上面,給他的脊背上塗抹著由白大夫製作的藥膏。

這種藥膏目前還沒有名字,是白大夫從鄉民手中收來的藥草,加入硫磺粉和羊油熬製而成的,散發著一股羊羶氣,這個男孩子背上有著非常嚴重的疥瘡,如果不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