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造紙和皂化之類的工坊,要儘量建設在河道下游的位置,一來靠近原料產區,另一方面一定要照顧到環境汙染的問題,而且設計的時候,汙水處理的設施也要考慮到。”

“好的,陳司馬!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民事部農科的人提出,要修建水庫的事情!”

“嗯,此事另外再議,就選在明日下午吧,到時候一定要通知刺史大人參會。”

“還有就是,甘州地區的造紙,要距離考慮利用農戶家的原料,一方面培養本地的消費市場,另一方面對於鄉民來說,也是要讓他們多多地參與到興漢鎮的體系當中來。”

陳飛所說的農戶家的原料,其實無非就是造紙和糧食加工的事情,自從興漢鎮工坊推出了水力磨面機之後,小麥加工能力大增,水力鋼磨配合篩分機構,讓磨面的效率得到了飛躍式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糧食加工業的精細化。

比如興漢鎮近期出現的那些麵筋類的產品,雖然因為民事部農科的辣椒還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普及,但是,那些包裝在蠟紙袋當中的麵筋仍然在興漢鎮刺史府附近風靡一時,除此之外,透過糧食加工,粉條和粉絲也出現在了普通民人家的廚房裡。

在陳飛的一力推動之下,糧食加工工坊甚至拿出了初級版的泡麵,這種經過油炸的麵餅,熱量豐富,雖然缺少了辣椒,但味道也相當不錯,如果等明年下半年辣椒豐收之後,那對糧食加工業的促進作用,將會是立竿見影的。

工坊的負責人對於陳飛所說的讓甘州民戶儘可能融入到興漢鎮的體系當中,也有了深入的理解,當下點頭應諾。

而答應起來容易,但真正實施起來,卻是個漫長的過程,因為缺少燃料,甘州的民戶普遍使用麥秸和穀草作為日常燃料,作為一個地處荒漠地區的區域,甘州天然缺少木柴,因此對於農作物秸稈的利用率是很高的。

陳飛的設計理念,就是要推廣蜂窩煤煤爐,讓這種可以大量節省燃料的先進用能方式,改變甘州地區民間的用能結構,在造紙當中,放著野外的蘆葦不用,優先使用民戶家家都有的秸稈,如此一來就實現了商貨的迴圈,把更多的甘州民戶納入到興漢鎮的工業大迴圈當中來。

為此,陳飛甚至願意拿出一部分的利潤來,讓甘州民人的秸稈變得更加值錢,在這種情況之下,普通民戶一方面會選擇興漢鎮的工業產品,另一方面對於運輸的需求也在加劇,興漢鎮出產的軸承、鐵釘、機加工的車輛,都將會成為甘州民戶的優先選擇。

陳飛知道,消費習慣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在好的消費習慣培養出來之後,人們對於工業,哪怕是初級工業的依賴,也會促進工業的健康發展,如此一來,工業和普通民眾的生活才能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工業生產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