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靈州的道路有兩條,雖說是殊途同歸,但終究跟著大隊走,能更加穩妥些,何況,這次四大家族都帶了商隊護衛,自己 也是交了保護費的。

四大家族要走的,就是乾州的這條移民之路,從這裡一路往北,沿途多有人煙,而且地方相對平靖,對於商隊而言,沒有比隨時能獲得補給更加重要的事情了。

而且,這條古道,開闢自前秦甚至更久遠的時代,基本都處於山間谷底,相對翻山越嶺的道路來說,要好走不少,尤其是車馬盡皆過載,對於道路的要求,更是高了很多。

從長安到乾州,沿途二百多里,若是之前,定然是阡陌縱橫,沿途人煙不絕,這才是京畿該有的樣子,但是從三年前開始,天災一場接一場,幾乎不給普通民人生機。

去年至今,這天災是越發劇烈,很多田畝因旱蝗交錯,以致絕收,若是這新朝控制力尚可時,還可從外地調集糧食賑濟災民,但觀這新朝,已是一年不如一年。

以至於這京畿繁華之地,田莊頹廢,居然鮮見人煙,日近晌午,連絲炊煙都不曾見到,可見這災荒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楊久成今年四十八歲,從前漢至今,一直未曾經歷過如此慘禍,那路邊倒斃的裸屍,半掩在積雪當中,這四野裡白茫茫一片,很多屍首都掩蓋在積雪之下,若是等那春暖雪化之時,不知會有多少屍首露出來呢。

朝著太陽照射的方向,向南看去,以為發生災禍災荒之時,民人都會爭相進入南面的大山,掙扎求活,但是今年,居然舍了南方大山不去,朝北去了。

希望那北方棄地,果真能夠接納如此多的饑民,否則偌多的饑民前往,他們根本就沒有回程的機會了,越往北走,越是苦寒,若是失陷在那風沙肆虐之地,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了。

長安商隊的馬車,五花八門,但這些商號,都是走老了路的,行路經驗豐富無比,像梁家那樣的大車隊,甚至專門備有為馬車更換的車輪,跟隨的夥計,更是為數不少。

楊久成的這輛馬車,乃是祖傳之物了,無論是硬木車轅還是棗木車輪,都是經歷了無數年的整修,看那車轅被摩挲得光可鑑人的程度,就知道這是一家老商號了。

乾州城南門客棧,興漢鎮南下商隊已經撤走十天了,自從大隊饑民北上之後,糧食消耗一空的何松就帶著商隊的人朝著潼關而去了。

算算時間,那東去洛陽的商隊,若是行程順利,也該到了迴歸的路上了,自己從這裡到潼關的路上,一路也可以再尋機籌集些糧食。

雖然這京畿地區的糧食價格高到了一個離譜的地步,但何松對此已經麻木了,南下之時的豪情壯志,在經歷了和饑民的接觸之後,就剩下一個,那就是,儘可能地確保這些北上饑民能夠平安到達靈州。

也只有到達靈州,才有人真正把他們當成人來看,否則他們在那些權貴的眼中,和那山林當中的柴禾也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