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之後。

官家趙佶目送著高璋離開,回到了那張書案前,若有所思地打量著那兩張幾乎難分伯仲的《洛神賦》許久,這才幽幽地一聲長嘆。

“我大宋立國至今百餘年來,唯有範文正可堪出將入相之全材。”

“楊戩,你覺得小高能不能成為範文正那樣文武兼備的國之柱石?”

“……”楊戩臉色有點黑,官家你這腦子這是開花了還是咋的?怎麼腦會如此之大。

要知道,小狀元公自己也都說得那麼謙虛,就是他自己都沒有太大的信心。

結果倒好,官家你就已經開始嗨皮,意淫起小狀元公就是下一位範文正。

心裡邊雖然瘋狂吐槽,可是表面上認真思索了半天的楊戩還是乖巧地朝著官家一禮。

“小狀元公乃是官家您的衣缽傳人,親傳弟子,又是自有科舉以來,最為年少的神童狀元。”

“故爾依奴婢之見,小狀元公在官家您的悉心教導之下,怕是日後之成就,絕不會在范文正公之下才是。”

楊戩這話說得相當的有技巧性,要是高璋真那麼牛逼,那就是官家你的教導之功。

話音剛落,就看到了跟前的官家露出了一副深以為然地表情。

“有道理,小高家學淵源,其父也通軍略,以小高之才智,耳渲目染之下,自然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朕可萬萬不能讓這孩子因為其在文采方面的過人造詣,而又由著他自滿自大才是……”

“你速速去尋那《范文正公集》來,對了,再給朕拿幾冊兵書,罷了……朕親自去挑。”

“官家,您是要讓奴婢送往高府予小狀元公?”

“不,朕要拿來,作為日後教導小高習字的範文,亦要讓他明白,朕的一片苦心。”

聽得此言,楊戩只能心悅誠服地朝著官家恭敬一禮,還是你六。

當真是想一出就是一出,但問題是高璋可才只有十一歲。

怎麼的,難道你就想讓這麼小的孩子去領兵,去騎馬打仗不成?

不過,心裡邊雖然有著滿腹的牢騷,楊戩卻不敢置疑半句,還是由著那位腦子更好用的小狀元公自己來解決問題更好。

蔡京坐在書房之中,撫著長鬚,打量著下人給那身材圓滾滾的六郎換裝上了那緋色的官服。

不知為何,看慣了原本圓滾滾的綠色六郎,再看現如今這圓滾滾的紅色六郎,總覺得有點辣眼睛。

ps:明天在北京要開一天的會,晚上要趕去杭州參加活動,悲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