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現如今已經率領五萬精銳一路橫推,在那仁多保忠等一干西夏降將的配合之下。

西夏甘肅軍司都統軍率麾下將士,開城獻降。

至於西平軍司,實在是有些過於遙遠,怕是隻能有待來年開春之後再說。

不過現在如今,西夏國主李乾順的親筆書信,也已經委以信使,一路向西,前往西平軍司而去。

滅夏之戰,可以說大宋的西軍以及禁軍,都算得上是雨露均霑,獲得了相當大的好處。

再加上了《東京商報》的輿論宣傳,使得大宋虎賁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現如今,所佔下的諸州縣,高璋提拔了一部份降臣,當然朝廷那邊也委派來了一批能吏。

只待來年開春之後,重新丈量土地,進行劃分。

當然,重中之重,就是務必將那功勳授田製得到貫徹執行。

這也是為何西北邊軍戰意洶湧的根本原因。要不是後勤保障有限制,怕是那六十萬西北邊軍都恨不得全部湧入西夏境內。

只要能夠貫徹好,大宋那六十萬西北邊軍以及其家屬親眷。

重要是,朝廷只需要提供便利,而不用行政命令橫加干涉,減少了民怨的同時,還能夠讓百姓們主動遷徙,在這新佔之地落地生根可比什麼都強。

小屈祿奉了蕭察之命,率領一萬遼軍,經過了那封凍得十分厚實的黃河,一路暢通無阻地直抵了寧邊州。

而寧邊州的將領蕭光遠與小屈祿碰頭之後,第二日,小屈祿就率軍離開寧邊州,沿長城外向西南疾行,趕到濁輪寨。

與退守於此的西夏祥慶軍司都統軍往利雄慎匯合,濁輪寨雖然稱寨,卻是一個頗具規模的土城。

不然往利雄慎也不會棄了祥祐軍司之後,退守於此。

往利雄慎自己在此主持軍務,派了副統軍與監軍使去與遼國聯絡。

好在,遼國果然沒有令自己失望,第一時間就給出了反應。

遼國位於黃河南岸的三地紛紛出兵開始搶劫地盤,而今,小屈祿率一萬遼軍前來會師。

這總算是讓惶恐不安了許久的往利雄慎心中悄鬆了一口氣。

但是,小屈祿身為西京留守蕭察的心腹,當然不可能僅僅只是過來協助往利雄慎鎮守濁輪寨這麼個小土城。

“本將此來,乃是為了替西夏光復祥祐軍司。”

看著跟前這位遼國將領,還有他頤指氣使的態度,這讓往利雄慎心中一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