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物資都限購,不限購的又賊貴,不是現在的方劍平能消費得起的,所以方家得早餐很簡單,雜糧粥雜麵饅頭和涼拌黃瓜以及炒黃瓜。

涼拌是他們一家三口的,炒的軟爛的是老兩口的。

老兩口年齡大了,雖然沒有大病,可眼睛不好使,手有時候也不聽使喚,經常把飯菜做過火。

尤其是這兩年,三天難吃到一次可口的飯菜。然而自打方劍平回來,那個比例就顛倒過來,三天頂多吃上一頓不合口的。

今天早上這頓飯雖然簡單,但很可口。

雖然比平時晚,但粥煮的軟糯,黃瓜鹹淡剛好,饅頭雖然硬,但是勁道的硬,沾一點點黃瓜汁泡軟吃著剛剛好。

一家三口回房收拾行李,老兩口閒著坐在廊簷下乘涼,方奶奶就忍不住說:「劍平這一走,又得咱們自己做飯啊。」

以前方奶奶做飯都得方爺爺幫忙,不是幫她壓水,就是幫她換煤球,一頓飯下來累得不輕。

自打方劍平回來,方奶奶的活都是方劍平的,他的活都是小芳的,老兩口連衣服都不用洗,方爺爺都快不會壓水了。

聽到這話一想到後天又得恢復到從前,方爺爺頓時不想讓他們回去,「老伴,回頭跟小芳說說把她爹孃接過來?咱倆的糧票應該能裹住他們兩口子。劍平和小芳的補貼足夠他們一家三口吃的。」

方奶奶也想過這點:「她爹是村支書。上千口人的生產大隊啊。你忘了劍平信上說的,村裡不光有養豬場,還有養牛場、魚塘,她爹還會養蜜蜂。對了,還是那個老李教的。」

方爺爺:「就是前些日子劍平和小芳去醫院探望的老李?」

「對啊。」

一家三口熟悉了學校的環境,方劍平就給老李打電話,問問他在不在家。

打兩次都沒人,方劍平和小芳帶著瞳瞳直接過去才知道他工作忙累病了。

這事方劍平回來就跟老兩口說了。

方爺爺:「你是說老李不讓他過來?」

方奶奶忍不住笑了:「想哪兒去了。我是說她爹這麼為村裡著想,哪能放心啊。怎麼也得有個接班人。」

方爺爺:「那我跟劍平說說,回去就讓他岳父趕緊培養接班人。省得瞳瞳夏天冬天都要坐車。」

方奶奶點頭:「是呀。不為咱們自己,也得為孩子想想。明兒說吧」

方爺爺怕明天忘了,年齡越大記性越不好,方劍平收拾好行李出來,他就把這事告訴方劍平。

方劍平心說,我也想。可是村裡的事,真不好說。

不過怕他爺爺擔心,還是說:「我回去就說。我看看煤球和麵還夠不夠你們吃的,不夠下午——」

「別!」方奶奶打斷他的話,「面和米都容易生蟲,我們買多少吃多少。煤球也不用。你和小芳前些天做幾百塊,足夠用到你們回來。你們這一走,少燒幾瓶水,也不用給瞳瞳開小灶,一天能省一兩塊煤球。」

方劍平不放心,還是去廚房看看,見米麵夠吃十多天的,出來就說:「改天方醫生和錢醫生來看你們,讓他們幫你們買。別跟他們客氣。」

方爺爺好笑:「不客氣。對了,走的時候把門鎖上窗戶從裡面關好。」

「屋裡沒什麼貴重東西。」

方爺爺擺手:「你哥你姐回來的事定了,但工作還不知道怎麼安排。他們如果要在這邊住一段時間,我總不能不讓住吧。」

方劍平忍不住皺眉。

不為他哥哥姐姐來這邊住,而是這邊只有他姐的房間,兩家人都來肯定得有一家睡他的床。

這點讓方劍平覺得彆扭:「我爸媽家不能住?三室一廳還有個書房,都能住人。」

「你嫂子有了,你姐也是,上下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