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買魚和肉的人穿街而過回家的時候,有人碰見了就問,是不是張莊的人又來了。

一聽真來了,但只剩青菜,需不需要買青菜的人還是都過來了。

需要菜的買菜,不需要的就找張支書詢問,農村除了魚和肉還有沒有別的。

張支書:「明兒中午還有一次,賣雞和蛋。下下次恐怕得下週末。」

一些人立即讓張支書給他們留點。

張支書搖頭笑笑:「留是留不住的。我們是張莊的,十二點從家裡出發,你們算著時間過來吧。」

小芳道:「我們村的豬殺的早。別的村應該還有。他們知道可以賣豬肉了,應該也會拿到這邊賣。往後可能天天都能買到。」

然而和張莊一些村民一樣,這些城裡人也怕政策突變,明天不許賣,「明天有當然好了,就怕沒有啊。」轉向張支書,「能不能今兒就把東西拉過來?早賣晚賣都是賣不是嗎。錢到你們手裡,東西到我們手裡,大家都放心多好啊。」

張支書原計劃明天再賣是怕東西太多,場面太壯觀。現如今只剩青菜,倒是可以拉過來。

可是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張支書假裝猶豫。

有人立即掏錢:「支書大叔,要不我先給你錢?」

張支書擺手:「哪有這樣的道理。行吧。」轉向方劍平。

方劍平挑幾個會駕車的人回村拉東西。

有了上午的經驗,在門外侃大山的村民看到他們回來就問:「賣完了?」

方劍平點頭:「叔讓我來拉雞鴨鵝。」

此言一出,也沒人為什麼不是明天,立即幫他通知。

片刻,高氏來了。

身後還跟著倆人,正是張老二和廖桂枝。一個人提著籃子,一個人提著籠子。籃子裡是雞蛋,籠子裡面是公鴨。

高氏和籠子上車,讓兒媳婦和兒子提著籃子先去。

方劍平懶得看她,轉向另一邊的馬車,等著跟別人一塊去。

高氏如今有了「大寶」,不稀罕瞳瞳,更不稀罕瞳瞳的爹,扭頭背對著他。

等著駕車的村民沖方劍平笑笑。

方劍平搖搖頭。

——別招惹她。

別看高氏這麼煩方劍平,到了街上依然去找張支書問價格。

在跟政策有關的事上高氏不敢胡來。

高氏搞清楚了,就讓兒子和兒媳婦滾蛋。

廖桂枝和張老二想知道可以賣多少錢,一左一右跟護衛似的蹲在她身邊。

高氏煩的擺手,一抬手看到孫女,立即沖她招手,跟見到解放區的親人似的。

張小草心中一凜,她奶奶不會想讓她當冤大頭吧?

越想越覺得有可能,張小草趕在她開口前說:「我找大伯有點事。」立即朝張支書跑去。

到跟前就問:「咋回事啊這是?」

張支書:「就是你看到的這樣。」

「上面剛提出改革開放,你們就,就拿東西出來賣?」

張支書:「沒事。有關單位的人來過了,啥也沒說。」

張小草眼中一亮,「這樣的話,那我回頭能不能——」

「你不能!」小芳阻止她說下去。

張小草噎了一下,「你知道我要幹什麼嗎?」

小芳:「去經濟特區弄點東西來賣?反正你學校放假,閒著也是閒著。」

張小草登時說不出話來。

眼睛直了。

傻小芳開竅了怎麼變得這麼聰明。

張支書:「小草,不行。容易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專管買賣的人跟我們說過,得是自己種的或者自己養的。你這個屬於二道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