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間,屋裡院裡全是人。

張莊人多,這麼多人其實都是四隊的,還沒達到一家一個。

張支書讓擠在廚房裡的人出去, 他也好把豆腐拿出去讓大家都看看。

小芳趴在門邊看到黑壓壓一片腦袋, 不禁問:「方劍平, 他們不會吃我豆腐吧?」

離西偏房最近的村民回頭說:「吃多少趕明兒給你多少。」

這個語氣讓小芳心生不快,沒好氣地問:「你吃一口也給我一口?誰稀罕!」

「吃一口給你一塊行嗎?」那人怕她出來攆人立即說。

小芳滿意了, 但她瞭解這些村民,佔便宜的時候特別積極,讓他們往外掏一個比一個摳門,「方劍平, 給我作證!」

那人笑道:「一塊豆腐你至於嗎。」

方劍平忍不住說:「你們平時別騙她,一板豆腐小芳也不擔心。」

小芳以前太傻太傻,村民閒得無聊就想逗逗她——看她犯傻。要知道她能一點點好起來,吃飽了撐的也不敢招惹她。

可是被方劍平直白地點出來又不一樣,那人面上掛不住,調侃道:「嘖,小兩口感情真好,一句也不能說。」

以前方劍平跟村裡人打交道,會很認真很認真。後來他知道大部分人都有嘴無心,也懶得跟他們較真。

方劍平點頭:「對!」

那人頓時被噎無語了。

旁邊人忍不住樂了。

那人立即把矛頭轉向嘲笑他的人。

方劍平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人,見他不針對小芳,就跟小芳繼續看他老丈人怎麼處理眼前的事。

然而沒等張支書發表意見,得理不饒人的人來了。

進門就嚷嚷:「讓讓,讓讓,都擠在這兒幹啥?沒見過豆腐咋的。」

在村支書家裡還這麼囂張的人,除了他娘沒別人。

方劍平和小芳不由得站直,兩人互看一眼,看到彼此眼中的擔憂,不約而同地出來,反手鎖上門就讓前面的人讓讓。

張家的院子長寬差不多,不過村民給方劍平面子,懶得理高氏,以至於他和小芳順順利利到張支書跟前,高氏才走一半。

小芳奪走她爹的豆腐就往屋裡去。

張支書攔住:「這麼多人她還敢搶?」

當著小芳的面高氏當然不敢搶。

兒子做出豆腐,老孃要嘗嘗總不能拒絕吧。

小芳讓方劍平拿著豆腐,她用湯匙給她挖一口。

高氏眼直了:「你這丫頭啥時候變得這麼摳門?」

小芳懶得跟她廢話,作勢往自己嘴裡送。高氏急了,奪走塞自己嘴裡。

高氏此行的目的不是找張支書要豆腐,而是讓他教自家做豆腐。確定真跟農場賣的一樣,就讓大兒子教二兒子。

其他人也不差這一口豆腐。過來的目的是確定他是不是真做出豆腐,做的豆腐能不能吃。

高氏替他們確定了,他們也不再關注豆腐,都轉向高氏,紛紛質問她懂不懂先來後到。

生於清末,長於民國,歷經戰亂,打過鬼子裝過孫子,迎來和平的高氏啥不懂啊。

可是講道理她家的豆腐得排在年後。

學會了過年就不要買了。

豆腐可以煎著吃燉著吃煮著吃,可以做成臭豆腐慢慢吃,也可以扔到屋頂上凍成凍豆腐,過年的時候跟豬肉一塊燉著吃。

可以說連吃七天不帶重樣。

即便不做豆腐,豆漿或者豆腐腦也能飽腹。

高氏來的路上都想好了,要是方便的話,多做點等閨女來看她的時候給閨女拿點。

年前不學會,閨女春節過來看她,拿啥給閨女啊。

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