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大明三代賢后!唐德宗:朕愛宦官!宦官愛朕!

家有賢妻,勝過良田萬畝。

輔君三十載,母儀安天下。

…………………

當這道身影出現的剎那,不論是處在盛怒中的朱老四還是朱高煦,亦或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的朱高熾和把頭埋在沙子裡的朱高燧,老大老三都是連忙爬了起來。

“王,王妃,你怎麼來了。”

“娘,娘。(三兄弟齊聲)”

這位大明諸後中出身最為高貴的皇后,這位大明冊後典禮中規格最為隆重的皇后,這位‘一女百家求的女諸生’,大明學識最淵博的皇后,孝慈文皇后徐皇后。

(建文時空應稱為燕王妃,為了方便,提前稱徐皇后)

在短暫的穿越驚愣之餘,冰雪聰明、心細如髮的徐皇后很快便是反應了過來,臉色微嗔,掃視著自家夫君和三個孩子。

尤其,目光落在老二朱高煦身上。

關於朱高煦這段時間在海外搞出來的事,雖說張輔的奏章在建文大明是屬於絕密檔案,但朱棣從道衍和尚那裡回去的當天,晚上就給徐妙雲看了,所以她是知道朱高煦在海外鬧獨立的這件事。

皇帝與皇后於房中密談國事,在大明前三代已經成習慣了。

明朝前三代的皇后和三代之後的截然不同,第一代的朱元璋和馬皇后,第二代的朱棣和徐皇后,第三代的朱高熾和張皇后。

這三代天家夫妻,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更像是夫妻共治天下。

基本上只要難以決斷的天下大事,這祖孫三個都會事先蒐集好朝中群臣意見,然後半夜裡找到自家皇后,關起門來偷摸著商量,最後再給出一個處理決斷。

洪武之治、永樂盛世,都離不開這三位賢后的身影。

當然。

前三代大明天子之所以敢這樣做。

其一,是因為夫妻伉儷情深,且都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彼此相互信任。

其二,馬皇后、徐皇后、張皇后,這三位都是足可載入史冊的一代賢后,母儀天下、嚴於律己,只會在天子需要協助的時候出謀劃策,從不會主動去幹涉朝政,更不會縱容自己的孃家亂政。

而從張皇后再往後,大明賢后的這一優良傳統,也就此在朱瞻基手中徹底斷了,三代賢后的積攢,終出一代妖后。

這一刻,被徐皇后注視著的朱高煦,整個人紅著個脖子,低垂著腦袋。

他敢牟足了勇氣,臉紅脖子粗的跟他爹硬剛對吼,但是絕不敢在自個親孃面前大聲說半句話。

“今天是仲秋,我給你們父子幾個做了果餅,晚上一起賞月。”

“老二,尤其是你,兒行千里母擔憂,何況伱是萬里之遙,久不著家,為娘都想你了。”

話音落。

朱高煦心頭一顫,霎時眼眶通紅,堂堂八尺高的大男人,這一刻斗大的淚珠從眼角滾落。

微踩蓮步上前,徐皇后一臉心疼的看著自己的這個二兒子,踮了踮腳抬手為他擦去眼角滲出的淚珠,輕語說道。

“為娘知曉你在擔憂什麼。”

“但你要記住,其他世界已經發生的事情,不代表會在我們的這個世界發生,你父王多次與我說過,從他個人角度,他其實更想把大明交付你手中,但是為天下人計、為蒼生黎民計,他要選老大。”

“你這孩子打小就聰明,為娘相信,你應該能理解你父親的苦衷。”

輕聲細語。

“兒啊,不怕,為娘在。”

這一刻的朱高煦,再也是繃不住了,一把抱住徐皇后的腿,嗷嗷大哭了起來,瘋狂宣洩著內心壓抑了幾個月的情緒。

徐皇后微微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