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現在該南明瞭(求月票!)

大慶殿,宋皇宮之正殿,但凡皇帝登基、太子冊封等重大典禮活動,都是安排在此地,亦是皇城中面積最大的一處殿宇。

史載,大慶殿殿庭廣闊,可容數萬人。

當然,這裡的史載,載的是北宋時期的汴京皇宮。

南宋臨安皇宮的大慶殿,在名稱上雖然是沿襲了北宋皇城的名字。

但這臨安大慶殿的規模,相比之下,著實是有點太過於寒酸。

不過,這屬實也是沒辦法。

南宋皇宮從建立之初就是這個尿性,很多大殿經常都是輪著換牌子,換一個牌子就換一個用處,主打的就是一殿多用,經濟節約不浪費。

甚至有些殿宇破損的厲害,只要還能用,絕不花錢修。

並且

南宋皇宮的地理位置就在錢塘江邊,江畔常年停泊著天子專屬龍舟,只要官家有需要,隨時可以提桶跑路。

在南宋這幫君臣看來,誰也不知道這皇宮究竟能用多久,指不定哪天金軍打過來,皇帝就捲鋪蓋跑路了,擴建再好也是給金軍送外賣,純屬是浪費錢,湊合湊合過得了。

此時。

有著大批文武官員聞朝鐘入宮,已然是來到了並不怎麼寬敞的大慶殿廣庭之上。

趙鼎、李光、胡銓,這幾位因為反對議和,而被秦檜極其打壓的南宋名臣,亦在走在其中。

李光:‘觀檜之意,是欲壅蔽陛下耳目,盜弄國權,懷奸誤國,不可不察。’

胡銓:‘臣竊謂秦檜、孫近亦可斬也。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爾,寧能處小朝廷求活邪!’

趙鼎:‘祖宗之地不可以與人,何庸議?’

其實除卻這三個之後,還有一位當年全力支援宗澤北伐的中書侍郎李綱,不過在從相位上被貶黜之後,李綱已經於去年病死於家中。

這四人,於後世合併稱為南宋四名臣,後世人更是蒐集四人部分詩詞,合集為《南宋四名臣詩集》。

“趙相公,可知宮中發生何事。”

韓世忠湊近趙鼎身畔,低聲問道。

現在的趙鼎雖然被貶為了紹興知府,但之前畢竟做過一段時間的參知政事,熟人之間稱上一聲相公(宋稱宰相為相公)也正常。

當年趙鼎入相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支援岳飛和韓世忠北伐,加強二人所屬軍隊的後勤保障,所以素來很會來事的韓世忠與趙鼎關係極好。

“不知。”

趙鼎微微搖頭,自從被貶,朝野上下皆是秦檜的附炎趨勢之徒後,他就不想管了,名義上說是紹興知府,實則不過為虛銜,每天的實際工作就是喝茶摸魚混工資。

“幾位可發現,這前面少了幾個人?”

“秦檜、万俟卨、羅汝楫、張俊,這四人並不在。”

和趙鼎一同並排邁步,走在他右側的資政殿學士李光,凝聲說道。

這個情況也很容易分辨,秦檜是百官之首的宰相,張俊是樞密院的樞密使,万俟卨則是負責監察百官的御史中丞,除卻羅汝楫這個殿中侍御史的官不怎麼大之外,其他三個按照規矩都應該走在眾官最前方,最做亮眼的那幾個仔。

“李兄,我昨日雖才剛入京,但也聽聞万俟卨這廝與其麾下走狗密謀,準備參你一本,你近些日子還是不要發表朝論為妙。”

話音。

來自於一位從後方幾丈外小跑上來的大鬍子,此人便是因反對議和、反對秦檜而被貶出京的胡銓,這位胡哥在三年前的某一天上朝時,悍然實名上奏,當廷要求完顏構拒絕議和、斬殺奸臣秦檜,一時名噪中外。

然後,他連夜就被秦檜從樞密院發配到外地種田去了,據說連收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