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唐煥點了點頭,“可你們既然知道執行頻率這個因素對intel iapx 432非常重要,那現在為什麼只有8 mhz的版本?是因為製造工藝太過複雜麼?”
見弗萊德。波拉克吶吶無言,唐煥打了一個哈哈,“我想起來了,目前intel 80286最高只有12。5 mhz的版本。看來,以儲存器業務為根本的經營主旨,限制了微處理器部門的發展。”
“公司管理上的事情。我們這些研發人員哪裡清楚。”弗萊德。波拉克趕緊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
眼見成功地打擊了intel iapx 432的研發團隊,足以保證接下來合作過程中己方的話語權了。唐煥也就不再讓對方難堪了,擺手道:“不管怎麼說,我們可以嘗試著進行合作。但有一點,要以一年為限。如果到時候intel iapx 432仍然無法表現出真正的商業價值來,哲儒可能會選擇退出。”
說到這裡,唐煥這才發現。安迪?葛洛夫不在場。
“葛洛夫呢?”唐煥詫異地詢問。
“他去參加一個臨時會議了。”葛洛夫的助理回答道:“他走的時候,見你們討論得十分認真,就沒有打擾您,非常抱歉。”
“沒關係。”唐煥微微頷首,“我去找他好了。”
這次來英特爾總部。除了順勢和對方談intel iapx 432專案的合作,唐煥還打算單獨接觸一下安迪?葛洛夫。
對於主營業務從儲存器轉型為處理器這個重大問題,英特爾三巨頭當中,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因為種種原因,態度都非常保守,只有安迪?葛洛夫表現得非常積極。
可惜的是,安迪?葛洛夫在英特爾裡的地位,只是一個唱黑臉的嚴格企業管理執行者,一旦涉及到如此重大的決定,話語權就非常有限了。
但唐煥仍然希望從安迪?葛洛夫這裡開啟缺口,蓋因他看中了英特爾的半導體工廠。
如果英特爾決定轉型,那這些多餘的儲存器生產線勢必需要處理;即使英特爾對於轉型問題舉棋不定,可在當前日美半導體大戰的情況下,出於降低成本的考量,將工廠遷移一下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而唐煥想要給出的目的地建議,就是中國大陸。
由於看好中國這個東方大國在冷戰大局勢下的制衡作用,美國頻頻伸出橄欖枝,而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也積極回應,兩國關係急劇升溫。
鄧首長於1979年1月的訪美,開啟了兩國之間一連串高階別的重要交流。同年3月1日,兩國正式在北_京和華盛頓設立大使館。美國副總統沃爾特。蒙代爾又在8月份,對鄧首長的訪問進行回訪。
隨著雙方高層與工作層級接觸的加深,兩國開始在更廣泛的議題上進行對話,包括全球與地區戰略、政_治、軍事、裁軍、聯合國以及其它多邊組織事務等,並簽署了多個雙邊條約,特別是在科技與文化領域的交流活動以及貿易交流。
其中就包括《科學技術合作條約》,以及在1980年9月簽署的海洋領域、民航連線等方面的一些條約。
1982年5月,美國副總統老布什再度訪華。
1982年8月17日,中美又簽署了第三個聯合公報,即《八一七公報》。
在1984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訪問美國和美國總統里根訪問中國,這兩項高階活動已經蓄勢待發了。
簡而言之就是,現階段中美關係的形勢一片大好,高科技領域的合作可以進一步借東風了。
唐煥已經拉攏到了摩托羅拉去中國建立半導體工廠,英特爾就是他的下一個遊說目標。
……
只不過,唐煥不會想到,此時的英特爾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