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打擊俄國的黑手,現在。。。。。。。誰來遏制中國國防軍的軍事行動呢? 高爾察克自顧不暇,杜托夫沒有中國支援恐怕幾個月都撐不下去,印度。。。。。。絕不可能被武裝起來。難道真要靠廓爾喀僱傭軍去對抗數十萬中隊?要真是激怒他們,西藏方向會不會出現交火事件?那可就真是大麻煩了!而且在這件事情上,美國和法國態度至今都非常曖昧。法國出於獨霸歐洲大陸的想法很難有心思回到遠東,美國早已對英日同盟不順眼。這件事情上未必願意插手,何況讓他們插手東北亞地區無疑就是放進來一隻更大的狼!
伯納德越想越亂,這簡直就是一團解不開的亂麻。說道:“那麼貴國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打敗窮黨嗎?”
第五零二章 國家的角逐(十二)
1919年下半年這段日子裡,整個東北亞地區都處於一種莫名的氣氛中。德國倒下,奧匈解體,巴黎和會的艱難,國際聯盟的誕生等等,都在顯示著舊世界體系已經遭遇到新生勢力的挑戰!
而此次挑戰關鍵就是對橫跨歐亞的俄國領土的瓜分。
窮黨在歐洲和烏拉爾竭盡全力,試圖保衛新生的無產階級政權並準備將火苗帶往全世界,策動從根本上打破世界目前的體系!英法為首的資本國家為了堵住這股洪流,採取了四面八方全面圍堵的的策略,卻始終無法鑿開最後那一層硬殼。在遠東,懷揣大國夢想的中國經歷革命、中日戰爭和歐戰的洗禮後,也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確立自己在亞洲甚至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
任何一個新勢力想要崛起,想要挑戰舊有體制就繞不開戰爭。甲午、美西、日俄甚至最近的歐戰都證實了這一點!如果俄國沒有虛弱,或許戰爭還會多等幾年爆發,但當俄國衰退並留下巨大真空後,這種角逐就迫不及待上演了。在楊秋的部署下,中國搶佔先手,利用歐戰撤退的機會搬空西伯利亞還一舉控制了葉尼塞河以東的廣袤西伯利亞地區。日本也趁機佔據庫頁島和鄂霍次克海沿岸,試圖繼續深入獨霸哈巴羅夫斯克、堪察加甚至雅庫特地區,並時時刻刻窺視著富饒的黑龍江流域。英國既希望確保英日同盟,又想維持在中國的超然地位,還試圖利用中國在中亞也分一杯羹。
楊秋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全面取消滿清時期不平等條約已經成為全國上下共同的心願,收復西、北和臺灣三地被割去的故土已經成了最高夢想,國家意志成為決定這場角逐的關鍵!因全程報道《程誠法案》一舉成名的美國時代週刊駐華記者,泰格卡瑞斯先生在發回紐約的電報中這樣寫道:“我能感覺到空氣中的緊張。擺脫土地束縛,參加歐戰的精銳部隊也全部回國後,中國人顯然已經不希望再充當二等公民。。。。。。。我能理解這種心情,當他們為歐洲付出生命和鮮血回國後。卻發現自己的國家還沒有正常化,這的確是件讓人不快的事情。但我也非常擔憂,戰爭的陰霾似乎正重新積聚,對於遠東的政治家們來說。他們的個人意願顯然已經被宣傳成國家意志。。。。。。。”
1919年10月18日,中英雙方在上海首度展開一攬子問題的雙邊談判。中方代表蔡鍔、胡惟德和楊度首先提出要求,即根據巴黎和會上楊秋的講話精神,廢除全部中英間不平等條約,作為讓步可以逐步分批解決,但必須先公示全部時間表。而在英國最關心的中亞問題上,兩國應該以塔吉克噴赤河和瓦罕河劃分界限。南方的阿富汗和印度地區由英國管轄,而北部地區則歸於中國收復故土,改為齋桑泊(東哈薩克)、阿拉木圖、江布林、碎葉(吉爾吉斯),安集延和塔吉克6個邊疆直轄區。這個劃分讓英國無法接受,塔吉克西部杜尚別等地區在北京條約前就不屬於滿清政府管轄,哈薩克的江布林雖然在管轄範圍但那裡緊挨南哈薩克,在安集延很可能要交給中國的情況下,丟失江布林意味著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