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如今聽了于禁的建議之後,不由得眼睛一亮,他說道:“文則之言甚合吾意,吾軍主力北渡黃河,看似自尋死路,然置之死地而後生,只要得到了糧草輜重,我們在冀州境內攪他個天翻地覆,也好讓趙國昌頭痛一番。如果能夠奪下鄴城,等到東路軍來圍攻吾方時,我們可以繼續向北衝進無兵駐守的冀州北部區域,吸引趙國昌派出更多的兵力前來圍剿吾軍!”
曹仁思索半天,也實在想不出比這更好的辦法脫困,於是便同意了于禁的意見。經過一番商議,夏侯惇和曹仁最終定下由夏侯惇部將孫禮和曹仁部將曹休二人率領三萬兵馬出城向西佯攻濮陽,他們則率領八萬主力部隊迅速北渡黃河的具體計劃。
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趙國昌”,夏侯惇、曹仁和于禁三人合謀的這一出“金蟬脫殼”之計,一旦成功,還真會徹底搞亂了東路軍費盡力氣佈下的這個局。
第九六七章關門捉賊廿二計
趙興指揮大軍作戰,最讓人捉摸不定的便是他麾下的具體兵力,這跟他習慣於將部隊番號和代號兩個混合起來使用有很大的關係。
所謂的番號,便是繡在旗幟上的名號,也就是一支部隊成軍之初,主將從趙興手中親手接過的那面旗幟上繡著的本軍稱謂。從“臥虎軍”、“飛虎軍”直到“水師陸戰隊”,十多支以軍為單位的作戰部隊都由趙興親自命名。
所謂的代號,則是用來傳送軍事情報和對外宣傳時所用,一律採取了四位數的編碼方式,而且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更換。如長期駐守晉國的臥虎軍,番號從成軍到現在便沒有改變過,但代號就發生過數次變動,最近一次則被定位1281部隊。
可別小看了這個簡單的手段,只要運用得當,便會讓外界始終摸不到晉國各路兵力的虛實。比如這一次趙興入主洛陽,隨行從臥虎城帶來了由臥虎軍和遼東軍組成的五萬步兵,外人便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多少兵力屬於臥虎軍,又有多少兵力屬於遼東軍。因為出現在普通人視野中的只是兩組四位數的編碼,大家看著統一制式的軍隊進進出出,很難分辨的出誰是誰。
第297卷 第2371節:關門捉賊廿二計 (3)
臥虎城外一場大戰,雖然給北路軍團造成了兩萬多人的死傷,但整個北路軍團的兵力在戰後立即便得到了補充。這樣迅捷的兵力補充速度,完全依賴於晉國成熟健全的兵役制度。別忘了,盧植率領大軍衝進箕關之後,晉國各地可是有許多的年輕後生自發湧到臥虎城來報名投軍的!
北路軍元帥徐晃從晉國各地的預備役士兵中抽調了兩萬六千人,將此前臥虎軍和遼東軍與盧植大軍作戰中因為犧牲和重傷而減員的缺額補滿,然後又從各地踴躍前來報名參軍的青壯之中挑選出四萬六千人作為預備役兵源,隨即送入臥虎訓練團進行基本的訓練。
這四萬六千人經過裴元紹和王路組織的三個月初步訓練之後,其中兩萬六千人仍然分配到各地,回填此前晉國預備役人數的空缺,剩餘兩萬人則會被送往洛陽,今後專門負責洛陽地區的內部治安和巡邏緝捕等工作。
趙興搞的這一套預備兵役制度,跟後世的可不同。後世的預備役部隊主體是從退出現役的職業官兵中選取,而晉國的預備役卻是正式進入晉國正規軍的唯一通道。晉國的預備役,可以將其理解為憲兵、警察、城管、民團的混合體,其綜合戰力高於民團和城管,略微低於憲兵,是培養晉國正規作戰士兵的搖籃。
在趙興的治國方針下,保家衛國的武人與治國安邦的文人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都是以功勳來作為升遷的主要衡量依據。一旦窮苦人家的孩子加入到正規軍的行列之中,那就相當於摸到了改變人生機遇和社會地位的門檻,由此引起的便是晉國境內青壯男子人人想要當兵上戰場博取功名的持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