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腦子裡到底想的什麼啊,這印巴兩國可都是有核武器的,這事情可不能鬧的太大的。
克什米爾,英語:kashmir),又稱喀什米爾,是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亞北部的交界處)的一個地區,曾為英屬印度的一個邦。現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控制,這裡就是李賢大顯身手的地方,也是他要挑起戰爭的地方,你們雙方都有顧忌,但是對我來說可是沒有任何的顧忌的。
77%居民信仰伊斯蘭教,20%信仰印度教,還有少數錫克教與佛教徒。公元7世紀時東半部開始屬於吐蕃(今天中國xxx)的版圖,1242年吐蕃全境併入元朝版圖,元朝在此駐軍,為宣政院轄地,從此到中國清朝的1850年代都是中國的領土。1830年代英國殖民者從印度侵入,克什米爾王公向清朝駐xxx大臣求援,由於清朝政府**無能,忙於鴉片戰爭,不想救援,英國殖民者趁機佔領,但清朝中央政府、清朝駐xxx大臣和xxx地方政府都不承認,而且以後歷屆中國中央政府都不承認。
佔有現在克什米爾一半土地的拉達克地區,文化主要受中國xxx影響,自13世紀起,曾分別為中國、英國、印度控制。現在拉達克在克什米爾佔東邊大部分,居民幾乎全為藏族。西方拍攝反映xxx的電影亦多到拉達克取外景。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武裝衝突。1949年劃定停火線。巴基斯坦控制區約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二,人口約四分之一,其餘為印度控制區。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的兩次印巴戰爭,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方為印度佔領。
克什米爾問題即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現在的克什米爾地區是查謨-克什米爾的簡稱,包括克什米爾谷和查謨平地。這本來是兩個獨立的邦國。查謨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克什米爾居民卻基本上信奉伊斯蘭教。1846年查謨首領從英國人手中買下了被佔領的克什米爾。而克什米爾人口數倍於查謨。這就種下了後來爭
端的根源。
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1830年代英國殖民者從印度侵入,克什米爾後將其劃為土邦。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獨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兩大部分組成:英屬印度和土邦。英屬印度包括11個省,而在這些省中間,夾雜著大約550個的土邦。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據1947年6月公佈的“méng巴頓方案”,土邦地區歸屬則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裡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之後,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3/5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範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xxx來決定。但是,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xxx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透過一步步的行動,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經完全接管了克什米爾。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簽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聲稱雙方將恢復兩國間的正常關係,透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但是在關鍵的克什米爾問題上,《宣言》僅僅表明雙方都陳述了各自的立場。至於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