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風水”,從古至今給風水下定義者不計其數,但歷史上行給風水最早下定義的為晉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書》中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可見風水之術也即相地之術。核心即是人們對居住或者埋葬環境進行的選擇和處理,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華夏風水“形法”主要為擇址選形之用;“理法”則偏重於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此外。還有“日法”用於選擇吉日良辰以事興造;“符鎮法”為補救各法選擇不利的措施。華夏風水學按照應用物件:又分陽宅風水,即陽宅相法,專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擇址布形;陰宅風水,即陰宅葬法,專司死者的陵墓墳家的擇址佈置。 華夏風水對於住宅所處環境不同,又有所謂井邑之宅、曠野之宅、山谷之宅等區分,如《三元地理》,在風水學應用上,又各有所側重。對於曠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因其與周圍自然地理環境關係密切,多注重形法;而井邑之宅,則因其外部環境的限制,常以形法、理法並舉。

華夏風水的形勢派,注重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氣派,注重陰陽、五行、干支,八卦九宮等相生相剋理論,並且,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現場操作工具棗羅盤,確定選址規劃方位。華夏風水學無論形勢派,還是理氣派,儘管在歷史上形成了眾多的實際操作方法,但是,都必須遵循如下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剋原則。風水理論實際上就是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宇宙星體學、氣象學、環境景觀學、建築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資訊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其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瞭解自然環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古人常說:“宅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是如斯,是事儼雅,乃為上吉。”這是把住宅人性化,說明格局搭配得當,對住宅與人都是很重要的。

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一個庭院,一幢建築、一戶住宅,一個房間……都是一個太極,只是層次不同而已。住宅建築佈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極,也看建築組群的太極,建築群佈局,應以地形方整、太極完整為宜。不宜缺殘某部分建築的位置。建築地段佈局應十分注意太極圖的場氣效應,慎重選擇空地,建築群組團內的小遊園綠地,應選在中心地段,並應有建築小品佈置。在住宅設計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住宅樓層內部各戶不宜交錯分戶,造成各戶平面缺殘某角。

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尋龍。捉穴。察砂,覓水,定向,是在於察尋適於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於人體的煞氣,趨吉避煞,在於對氣的趨,避。物物之間存在場,氣來自場。現代科學已初步察證,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築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恰如萬有引力一樣,場氣也是萬有的。一幢建築可以無足輕重,但如組成建築群。場氣可能劇變。

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築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一場氣中的氣。宇宙、地球、地域的場氣,為大場氣。大場氣,虛處來,實處止。陽宅多選在類似盆地、半盆地(山環、山灣)中,這種地域,土肥水上,宜於民生,利於接納大場氣。場氣的性狀,是螺旋式運動的。任何區域性某一層次的螺旋式運動的場氣,都是宇宙大環境的一部分。

小環境植物、建築、人體是小場氣。小環境場氣,風水學稱為地氣,地氣高處來,低處去。然而這種場所,在一定條件下,在區域性環境中又是可以經過人的智慧認識加以適當導引的。

風水通俗的講就是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