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沒有去感受,也不知自己在這件事上花費了多久,只是坐在那,目中滿是茫然。

再去看面前這畫像,吳妄心底一片空曠,宛若一片死寂的星空。

而當星空中出現了一抹亮光,彷彿漲落時憑空出現的一絲絲光輝,一幅幅畫面紛沓而來,一張八卦圖填滿了靈臺。

炎帝令的火光在閃耀,但這份光亮與這一面八卦盤相比,已是有些黯淡。

伏羲氏所想的,從來不是什麼火之大道。

伏羲氏所求的,是天地背後的至理!

那是一條能描繪萬道,能洞穿萬道,能詮釋萬道的至理!

‘真的尋到了嗎?’

吳妄不由輕聲問詢。

他凝視著伏羲氏的畫像,卻彷彿看到了伏羲氏靜靜地站在星空之中,揹負起雙手,嘴角露出了釋然之微笑。

就彷彿燧人氏見到面前枯木飄起一縷青煙時,嘴邊露出的笑意。

又彷彿是神農老前輩揹著藥簍,回看來路已被栽滿穀物百草時,那塞滿了倦色的笑容。

吳妄閉上雙眼,坐在那靜靜感受著。

他已察覺不到歲月流逝,感受不到天地間大道的存在,沉入不了星空。

他就如同一座獨木橋,橫跨在未名的虛空之中,兩側隱隱有光芒在閃爍。

到此刻,吳妄才知,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這個世界觀察的角度,自己的認知,自己隨著上輩子記憶殘存下來的思想與觀念,是多麼的寶貴。

那是沉澱了五千年的光芒,是大江大河哺育的璀璨;

是逐鹿之野焚紅了天陲的戰火,是劍掃六合、為我獨尊的氣概,是文人騷客抱石投江的一躍,是孔孟老莊於動靜之間的求索。

這一瞬,吳妄身前背後浮現出兩片星海。

前方的星海中,走出了三道身影,那是人域曾經、現在的脊樑。

背後的星海中,浮現出了一道道虛影,而這些虛影只是靜靜站立,又一位騎牛的老者緩緩向前,誦一聲:

吳妄卻已是招來一面石板,手中握住一把短匕,在泠小嵐有些慌亂的目光中,自伏羲先皇所留石板之上,刻下了數篇經文。

自己老家藍星與大荒世界的關聯如何,此時而言並不重要。

吳妄只知,此刻的人域若求生存,需要對伏羲先皇的修道理念進行延伸,需要開創出比伏羲先皇最鼎盛時代還要強盛的修仙時代!

不知何時,吳妄回過神來。

前方是伏羲氏的畫像,面前擺著兩張刻了幾篇經文的石板。

隨之,吳妄拽過了第三隻石板,略微沉吟,已是再次提筆書寫。

洋洋灑灑數百字,吳妄將自己近來的感悟盡數寫在此間。

伏羲先皇所開創的修道體系,其實就缺了一句‘道生一、一生二’的修行總綱,來揭示道境最終的路徑。

吳妄這段時間的找尋、這段時間的品讀,就是為了找到這個缺口,找到人域修仙法的瓶頸。

待吳妄停下刻寫,將三面石板擺在面前,仔細讀了一遍,心底泛起重重感悟,嘴角露出少許微笑。

此刻他已知曉,自己的精力並不會白費。

感受到泠小嵐的目光,吳妄問:“仙子,咱們來這多久了?”

泠小嵐在旁輕聲道:“三年又九個月。”

“這麼久?”

吳妄怔了下,唏噓道,“我還以為只是過了數月。”

泠小嵐踩著仙光而來,妙目帶著幾分光亮,凝視著吳妄,輕聲道:“你一直在悟道之境,又是擺弄,又是書寫……還寫在了先皇陛下手書過的石板上。”

“這個,”吳妄此刻才回過神來,看著面前這三塊石板,一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