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屋子。

用火燭一照之下,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只見屋子裡橫七豎八地倒著死去的屍體,全是被刀劍割斷喉嚨而死,鮮血已經凝固,屋子裡瀰漫著濃重的血腥氣。

老僕被押上來指認,他一看見這滿地的屍體,差點沒吐出來,一張臉瞬間沒了血色。

郭曜眯著眼:“你看看,是那晚上的人嗎?全部都在這裡嗎?”。

老僕忍住噁心勁上前逐一辨認,隨後點了點頭:

“是,全部都是,可是差一人。”

“差誰?你仔細看。”(

第252章起疑(月末求支援!)

老僕緊張地吞嚥著口水,揉了揉有些昏花的眼睛,挨個仔細檢視。

看了死者的臉,又比對自己記憶中的人的身高,而後肯定地點點頭,諂媚微彎了腰看著郭曜:

“的確是少了一位。那人個頭不大,聲音尖細,想來是逃脫了。”

郭曜與郭唏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肯定的答案。那人,一定是名內侍,說不定,動手的也是他。

難道,這次的事是朝廷授意?

若非如此,怎會有人如此大膽?

郭曜想了想,吩咐護衛持了自己名帖前往官衙,把這裡的情況稟告,順便說明自己等人的猜測,這些人,可能就是盜挖郭家墓園的元兇。

卻說東宮。

太子李適吃過晚飯,便開啟所有信函,發現了李迥送來卻沒有及時送到他手裡的書信。看過之後,大吃一驚,立即進宮稟告聖上。

李豫看過李迥信裡說明的情況,眉頭緊鎖,吩咐內侍請宰輔元載進宮議事。

李豫沉吟半晌,問太子李適:

“你怎麼看此事?”

李適拱手:“回父皇,若此事屬實,恐怕不妙。”

“這話怎麼說?”

“郭家忠心耿耿,為異唐披肝瀝膽,祖墳卻被盜挖,必然引起庶民關注,同情,同時也會懷疑朝廷所為。畢竟,這幾年郭家被朝廷閒置在一邊,顯示出朝廷對功臣的忌諱和不公平。”

李豫尷尬地咳嗽一聲:“不是你說的那樣,而是沒什麼戰事,朕希望郭卿過得輕鬆愜意。既然知道他們忠心為國,又怎麼會忌諱他們功高呢?”

“是,父皇是一片關切之意。可民眾不知道啊。這幾年為郭家抱屈的人多的很。”

李豫忍不住輕敲額頭:

“過去的事,現在說也沒用,現在關鍵是如何取信於郭家,取信於民眾,讓他們明白,此事不關朝廷的事,朕沒有那麼缺德。”

“除非找到真兇。這般辱及功臣的事,我們不能不管,寒了臣心,還有誰願意為朝廷盡心?”

元載進了宮,見禮畢,看了李迥信函:

“聖上,只怕這事不妙,得有兩種準備作為應對。”

“此話怎講?”

“郭家受了這般侮辱,定然咽不下這口氣,汾陽王平日與人交好,擁者眾,若誤會朝廷,登高一呼,估計呼應者不在少數,異唐危矣。”

李豫倏地站起身:“你的意思是,郭家會反?”

元載抬頭,愕然地看著李豫:

“微臣不敢斷言,按說郭家是不可能做這樣大逆不道的事的餓。可是氣怒之先,誰又能說清楚?”

“剛才你說兩種準備,還有一種是什麼?”

“查真兇,盡力安撫郭家。”

“這恐怕有些難度,什麼線索都沒有。”

太子李適道:“父皇,兒臣以為,暫時不必太過驚慌,也不宜採取過激的行動。七郎還在那邊,想來有什麼訊息,定然會提前告知。您應該對郭子儀有點信心。”

李豫點點頭,心下苦笑:不是對郭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