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爭之時,彭城則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都城,自從當年陳登父子獻了徐州以後,彭城一直是曹家的地盤。
如今的彭城,已經掛上了東吳的大旗,其中,司馬懿居功至偉。
徐州刺史是司馬懿的門生,是司馬懿一手提拔起來了。所以當司馬懿前往捧場勸降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東吳沒費一兵一卒,便得了徐州。
相比起來,此時的陸遜,正領著軍士在豫州苦戰。壽春北面還有譙郡、汝南、陳郡,西面也有戈陽和安豐兩郡在魏國的控制當中,雖然這幾個地方守軍並不多,但是一城一地打下去,還是很費時間的。
孫登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徐州,心中自然是高興萬分,這讓孫登突然覺得,這個剛剛投降過來的司馬懿是那麼的可愛。相比起來。那個還在豫州苦戰的陸遜,就顯得是可有可無了。
司馬懿投降後,司馬昭也被從軟禁中放了出來,並且被帶到了前線。而孫登則大筆一揮,封司馬昭為宣義校尉,要知道司馬昭可比阿斗還小三歲,這麼年輕就封宣義校尉,已經算是大官了。
如今彭城以降,下邳勢必難以獨守,而背面的琅琊郡多山,守軍本來就沒多少。想必大軍一到,便會開城投降了,放眼整個徐州,並沒有多少抵抗勢力了。接下來便可以北進青州,奪取這個海路連線遼東的要低,為進攻冀州做準備了。
這一切,可以說都是司馬懿的功勞。而在做官這方面,司馬懿的本事確實比陸遜強一些,所以如今孫登面前第一紅人,當數司馬懿。
在孫登麾下主要有兩派人馬,一是以陸遜、顧雍等人為首的江東一系,二是以諸葛瑾為首的外來戶。之前孫策和孫權時代,大舉任用外來人,那時候非江東出身的官員以張昭為首,張昭這人很要面子,所以當時非江東出身的官員,佔據了上風。
張昭死了以後,江東本地世族官員如陸遜、顧雍等人漸漸崛起,再加上江東世家門閥子弟為孫權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而外來官員的首領諸葛瑾,偏偏又是個老好人,所以外來官員逐漸變得頹勢起來。
如今司馬懿來了,給這些非江東出身的官員帶來了一絲曙光。而司馬懿也知道自己初來乍道,是需要籠絡一些人的,所以便趁著這個機會,籠絡了一大批諸如荊州、淮南出身的將領。
諸葛瑾是個很圓滑的人,同樣也是個很聰明的人,見到司馬懿籠絡一些臣子,也明白司馬懿的做法。於是圓滑的諸葛瑾非但沒有難為司馬懿,反而還讓兒子諸葛恪去,拜司馬懿為師,上演了好一齣“將相和”,在諸葛瑾看來,朝堂上還是儘量少樹敵的好。如此一來,司馬懿的氣勢更盛。
司馬懿勢力大了,孫登自然非常高興。之前的諸葛瑾太圓滑,根本不肯與陸遜等人為敵。朝堂之上一派和氣,孫登皇帝當的反而有些心虛,如今出了一個才能高於陸遜的司馬懿,避免朝堂上一家獨大,孫登是再高興不過了。
……
琅琊郡城當中並沒有多少守軍,司馬懿領著兩萬人馬到達這裡以後,郡守象徵性的抵抗了一下,然後就開車投降了。
在這個世家當權的時代,通常情況下佔領一地後,都要先拜會一下當地的世家,與他們搞好關係,不求這些世家給予幫助,但求他們別扯後腿。而司馬懿也不例外,占城以後,便宴請了琅琊的世家門閥的話事人。
琅琊郡多山,古代山多的地方肯定會比較窮,琅琊郡也不例外。整個琅琊郡,也只是兩個算得上是世家。一個是諸葛世家,另一個便是王家。
王家是最近幾十年才興起的一個世家,如今的王家雖然名聲並不彰顯,但是到了東晉則是天下第一大世家。現在家中主事人名叫王祥。這王祥以孝著稱,列二十四孝之一,年輕時曾經“臥冰求鯉”,曹丕數次徵召,王祥都沒有仕官。王祥還有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