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超過地鐵站。巴黎最大的夏特萊車站是多條地鐵線路的交匯點,其中RER車站站臺長315米、寬8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火車站站臺。A、B、C三條RER線路每天運送乘客100多萬人。

除RER列車外,連線巴黎城區與郊區的另一重要交通工具就是郊區鐵路網。從巴黎市區的6個火車站有30多條電氣化鐵路線向四面八方伸展。郊區鐵路總長930公里,沿途共有車站258個,車輛總數3000多節。一般說,每列火車有10節車廂,座位總數900個。最近幾年巴黎郊區鐵路線上開始執行一種雙層車廂,乘坐也很方便。雙層車能使載運量增加40%。

郊區鐵路行車速度很快,每小時都在60公里以上,最高可達140公里,就是說住在巴黎之外100公里的乘客1小時內可乘郊區火車來到市內。郊區火車到達城區的6個車站,地下又都有地鐵車站,走下一些臺階就可換乘。這樣,乘客又可乘地鐵迅速到達市區任何地方。

除了上述講到的地鐵、公共汽車及快速鐵路外,巴黎市還有近15000輛計程車作為交通工具的補充。它們走街串巷、招手即停、機動靈活,也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方便。平均每天乘坐計程車的人數為30萬人次。巴黎人已有了一個良好的、現代化的公共交通運輸網,但他們並不以此為滿足,而在進一步擴大線路、改善管理、完善交通工具和提高服務水平。他們期望透過這些努力會使巴黎的公共交通更加快速、方便、安全與準點。

獅城新加坡是一個人口密度很大的國家,面積僅為680多平方公里,人口400餘萬。全國目前擁有各類機動車80多萬輛,其中轎車佔一半以上。由於國土狹小,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因此新加坡斷然採取了科學規劃城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購買小汽車的舉措。

新加坡政府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要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必須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

新加坡在城市規劃和建設方面富有創新意識,採取了“城市'組團',網路連線”的發展模式。該國傳統的商業中心在南部,然而城市的佈局不是以“攤大餅”的方式,從南部向西部、北部發展,而是跳出南部,在西部、北部、東部各發展一個“衛星城”,也叫“組團”。每個“組團”基礎設施到位,功能齊全,可以充分滿足“衛星城”居民工作、娛樂、休閒、購物等的需要。只是到了節假日,才會到中心區或別的“組團”去。這樣一來,便卓有成效地減少了城市的交通流量。

在新加坡,地鐵的設計別具特色。早在1965年規劃時,就將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放在首位,使他們不出車站便能中轉到全國的各個角落,因此佈局非常超前,留有充分的餘地。近40年過去了,但地鐵的規劃一點也沒有變。現在要做的是“填空”,把一個個“方塊”逐步地“畫”出來。在地鐵車站的周圍,都留著比較空闊的地方,即使是最寶貴的地段都不賣。

新加坡的地鐵不是完全在地下行駛,時而穿行於鬧市中心區的地下,時而飛奔在凌空的高架鐵軌之上。全島的地鐵線路成環狀網路,均為複線雙向。鬧市中心的地鐵站大都位於地下,萊佛士廣場地鐵站地處市中心,入口站門的歐式巴洛克建築雍容典雅,地鐵站臺深入地下三層,均有自動扶梯上下。站內通道深長,清爽整潔,燈火通明,置身其間真有一種深宮探幽之感。至於鬧市區外的地鐵車站,則建在高架橋上。車站地面層為大廳,供購票、檢票等之用。乘客可以乘電梯,來到上一層框架涼亭式結構的站臺。放眼望去,繁華都市的美景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