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這一古怪舉動,令濟陽王劉康也摸不著頭腦,不過來不及多想,趕緊出列,從袖中取出一卷帛書,恭敬呈上:“兒臣新制一曲,為父皇祈壽,父皇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張放撇撇嘴,果然還是這一套。

不過很顯然,元帝就吃這一套,他將帛書曲譜鋪於案前,邊看邊有節奏地叩擊案面,頻頻點頭:“濟陽王此曲頗有新意,更有心意,朕心甚慰。”

耳室內傅昭儀眉眼含笑。

珠簾后王皇后一臉陰霾。

劉康恭聲道:“兒臣願為父皇吹奏此曲。”

元帝欣然道:“取我紫玉蕭來。”

隨著一聲婉轉低沉的蕭聲響起,一眾舞姬翩翩起舞,廣袖輕舒,羅裙飛旋,飄飄如仙,美侖美奐。

上至元帝,中到百官,下到侍者,無不露出陶醉之色,彷彿整個大殿都陷入天簌的旋律中……

什麼鬼!張放低低吐出一聲。漢代音樂高古,曲風高雅,但對於來自音樂爆炸時代的張放來說,實在單調了些。而且這曲子也聽不出多少歡快之意(祝壽啊),遠不如後世一曲《金蛇狂舞》來得有感覺。

一曲終了,擊節讚歎如潮。

元帝一高興,張口就將紫玉蕭賜與劉康。

劉康再一次投其所好,力拔頭籌。叩謝之後,劉康退回坐席,眼角快速掃了一眼皇兄,驚訝發現,皇兄居然沒象去年那樣沮喪,神色依然沉著。難不成,他真有什麼好東西能打動父皇?不,不可能!父皇最喜曲樂,除非皇兄能拿得出比這再好的曲子,還得現場吹奏……呵呵,可能麼?

接下來是皇三子信都王劉興獻儀,這位最小的皇子還不滿十三歲,乃馮昭儀所出。上面有兩個兄長,怎麼樣都輪不到他,加上馮昭儀生性溫婉,不喜爭寵,所以這位小皇子是真正的獻儀,沒有什麼私心。

劉興所獻的是一塊寶玉,其上刻著一個壽字。寶玉上品,壽字無奇,但這個字,卻是劉興在玉匠的指導下,親手所刻,這份孝心就難得了。

元帝顯得很高興,當即將寶玉懸於玉圍之上。

信都王劉興之後是兩位公主:平都公主,亦是傅昭儀所出;平陽公主,母衛婕妤。所獻之儀,一為書,一為畫,乃兩位公主合力所作。畫雖簡約,書雖稚嫩,孝心亦然。

元帝同樣開心,讓內侍收起,說要懸掛於後庭之內。

獻儀之後,下一道程式就是天子賜宴百官,君臣同樂了。

所有目光,又齊刷刷投注到太子身上。

太子站起,出列,向皇帝、太后、皇后各施一禮,退出大殿。就在殿門外,召來獻食丞,親手端過一黑漆食盤,趨行至丹墀下,高高舉起:“鴉有反哺義,羊有跪乳恩,兒臣身受再造,百世難報萬一。以此食,敬奉父皇,祝父皇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食物?太子居然進獻食物?!

下面諸臣大眼瞪小眼,一臉懵圈。

元帝也有點懵,不過還是頷首示意內侍端上來。

天子之食,必需進行嚴格審查、試箸。不過此食乃獻食丞所進,表明已經過常規檢測,天子可安心進食無虞。

當內侍將玉碗置於食案,揭開玉蓋時,元帝原本漫不經意的表情一下怔住。

這是什麼?細長如玉的粉條,盤成陀螺狀,其上點綴著新鮮翠綠的蔬菜,還有一個煎焦香的荷包蛋,湯麵浮著一層香油,濃香噴鼻。

元帝的胃口一直不太好,食少事煩。今日賜宴群臣,他自個多半是沒什麼食慾的,但嗅到這碗麵食,居然食指大動,不由驚奇:“這、這是何物?”

太子劉驁一直提著心偷望父皇表情,此時終於寬心大放,壓仰歡喜,儘量語氣平和道:“稟父皇,此食名‘長壽麵’,乃一種麵食。面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