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裡印象越來越深刻。
由此聯想開去,怡和的資產似乎更加不保值了。當然了,這種影響是非常地潤物細無聲。
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進一步悲催了的怡和,在盼望“白武士”起作用的同時,進一步在輿論上進行反擊,直接把目前香江地產業和股市的頹廢,歸罪於勤和發動的資本大戰所引發的經濟秩序混亂,試圖把髒水往唐煥頭上潑。
周密自然不會讓對手如此信口雌黃,立刻大道苦水,從最初收購小小的麗的電視就被各種阻撓說起,一直談到最近自己接連被怡和在資本市場上打壓,唐先生完全是忍無可忍之下,還以顏色。
至於把香江的經濟動盪與勤和聯絡到一起。那實在是太看得起唐先生了。沒準香江中了十年魔咒。又開始了一輪新週期了呢。
從唐煥那裡接受了不少觀點的周密,隨口這麼一說,沒想到引發了很多香江人的共鳴,因為最近幾十年,香江經濟就是如此週而復始地迴圈的。
結果,恒生指數當天就應聲下跌了幾十點,驚得港英政_府趕緊給怡和與勤和下了封口令,你們雙方吵架歸吵架。但不許再涉及到香江的經濟環境了。
但越是如此壓制,這個話題越氾濫,甚至被堂而皇之地搬上了寰亞電視已經成了招牌的談話節目。
在不斷向歐美日同行學習先進經驗後,寰亞電視自身的特色越來越明顯,其對香江本地社會和國際大環境獨樹一幟的關注,下接地氣,上達天聽,讓大批從草根到精英的觀眾不自覺地靠攏。
而幾個談話節目,或是嚴肅,或是詼諧。總能抓住大家的心思,使其欲罷不能。
各位主持人和嘉賓。也透過這些節目,贏得了大量的聲望,主觀能動性自然地更加強烈了。
不得不說,隨著香江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時局的不確定,能夠各抒己見的談話節目,是一種應運而生的成功形式。
tvb看到寰亞電視在這個方面如此紅紅火火,自然不能讓其專美於前,於是決定跟風和山寨一把。
不過方怡華隨即發現自己動手晚了,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已經全部被寰亞電視一網打進了。
找別人來當然也行,但這四個肚子裡有貨,又善於往外倒的著名文人,是香江文化領域的頂級存在,其他人在聲望上根本無從比較。
除了這件事讓方怡華鬱悶之外,還有就是tvb精心打造的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收視結果不太完美。
這倒不是說收視率難堪,相反,在寰亞電視一如既往地默契錯開主打電視劇的兩敗俱傷後,《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的收視率很高。
但奇異的是,僅此而已,調查觀眾,感覺如何,得到的回覆是,挺好看的,可卻沒有下文了。
換而言之,高收視率後,沒有後續的那種習以為常的轟動,觀眾們看完了之後,也沒去討論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和演員如何。
要知道,《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裡,可是彙集了tvb不少的知名藝人,除了黃杏秀、謝賢、石修、林建明、呂有慧這些當紅明星之外,還有打算藉此劇捧紅的湯鎮業、黃日華、陳玉蓮、楊盼盼等人,可觀眾的反應卻令人意外地冷淡。
方怡華聽部下們討論和總結後,才弄明白怎麼回事,現在香江的主題輿論是激戰正酣的怡和與勤和,唐煥拿來換股的日本和美國公司資產如何優異和保值,以及被傳得越來越玄乎的投資移民,等等吧,就是沒有電視劇。
或許底層民眾有關注的,但可惜,他們並不佔據輿論的主流。
恍然大悟的方怡華,心裡這個恨啊,暗罵胡音夢太狡猾了,難怪這幾個月這麼蔫。照此說來,香江小姐評選和新秀歌唱大賽也要往後順延一下了。
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