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勇翻了翻手中的書,那些被圈起來的字正是今日午後的時辰,原來如生大師讓人送來給他們打發時間的書竟是這個意思。

在那日午後,華清則跪在菩提寺大殿,“偶遇”微服出宮的太后一行,祖孫重逢哭傷了太后,問及為何回京不即可回宮,華清則面朝菩薩說起沿途對太子病情的擔憂,回京便先來菩提寺齋戒祈福三日。

太后感懷清則重兄弟手足之情,十足難得,讓其隨她一同前往東宮看望太子。

當華清則坐上太后的馬車,如生大師站在菩提寺大門口,雙手合十,默唸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  

第八章 東閣朝陽

太后攜清則方到了東宮,便聽到一宮人匆匆往外趕,嘴裡一直喊著“太子薨”,一杆宮女太監跪了一地,抽泣聲慢慢開始蔓延開。

清則扶住身子搖搖欲墜的太后,只聽她悲腔哭嘆:“哀家的皇孫啊,果真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清則對太子的印象永遠是說不了幾句話就開始咳嗽,久病纏身所以極少看他動氣,性子極其溫和,與跋扈的四皇子截然不同。只可惜這樣的人生在帝王家,只會被嫌棄太過軟弱,太子之死,何嘗不是許多人的期盼呢。

太子薨,國喪三日。

清則陪了太后住在永壽宮,太子死的當天晚上皇帝來的,看到清則並沒有意外的神色。面對悲傷過度的太后,皇帝只對清則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回來便好”,另一句便是“好好服侍太后”。與老四正則見面是太子死後的第二日,只遠遠的對視了一眼,清則覺得從老四的眼神裡憤恨掩藏的不留一絲痕跡,他果然不再是那個毛躁的孩子了。

國喪結束後的第一日清晨,清則一向起得早,在房裡練字,一太監匆匆來傳話,說皇上召見。

清則隨著那太監走了許久,離宮六年,可這裡每一條路他都清晰的記得,他心裡猜測這是去宮牆東閣的路,那裡是皇宮觀賞日出最佳的地方,皇上甚為喜歡。

“二殿下,聖上就在上面,奴才先行告退。”引路的太監退在一側,清則獨自登樓,他的父皇負手而立,背影卻不再如他幼時所見的那般挺拔,

“兒臣參加父皇,父皇萬福金安。”

皇帝轉身望著跪在地上的兒子,沒有急著讓他起身,“朕方才在看日出時,突然想起你六歲時與朕一起來這裡看日出的樣子,讓你小小年紀就去了南沙,委屈你了。”

“回父皇,兒臣不覺得委屈,能為父皇分憂是兒臣應該做的,在南沙的六年兒臣也獲益良多。”當年南沙與臨蘇一戰,臨蘇恰逢天災不願再戰,割地求和,南沙突然提出為結兩國友好,邀請臨蘇皇子游學做客。當時後宮惶恐,而最終定的是他。

“朕前些日子夢見了你母妃,她對朕頗有微詞,說朕不但辜負了她,還讓她唯一的兒子漂泊受苦。”說著這些,皇帝親自扶起了清則,清則聞此言身子一沉,又重新跪下,“兒臣不覺得受苦。”

這夢是真是假誰都不知道,而此時皇帝與他說這些到底是何目的,他尚未揣測出來,不敢枉然接話。

“朕不怪你母妃,朕辜負了她是事實,讓你受苦也是事實。”皇帝重新扶起清則,“如今回來了便好了,想要些什麼做些什麼,儘管與朕說,朕會盡量滿足你,也算是對你的補償。”

清則又一次跪下,心中要已有答案,“兒臣在南沙六年,每逢母妃生辰忌日便格外思念母妃,但卻連一杯酒都未能在母妃墓前撒上一滴,甚是慚愧,所以此番兒臣回來,請求父皇恩准兒臣為母妃守墓三年。”

皇帝沒有微微顫動過,清則的答案出乎他的意料,但隨即他容顏舒展開,“的確作為男子漢大丈夫顯得太兒女情長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