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也覺得這話過頭了,正準備打個圓場,沈安卻說話了。

「顧殿帥的話沒錯。」

沈安說道:「學生和那些未曾見過戰陣之人,面對一個悍卒時,確實是一百人都擋不住一人。」

這廝是瘋了嗎?

我們在為了國子監的學生說好話,你竟然拆臺?

文人們有個特點,內部怎麼撕逼都行,但是當面對武人時,大家就會拋掉仇怨,先把這些賊配軍弄趴下了再說。

文官們覺得沈安該知道這一點,可最後卻被他捅了一刀子。

「國子監的人來了!」

就在文官們準備用眼神殺死沈安時,外面的人群裂開了一條大大的縫隙。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歌聲驟然而起,學生們列陣而來。

他們的腳步還不算整齊,但卻聲勢驚人。

趙禎驚訝的道:「竟然是白馬篇?」

白馬篇乃是曹植所作,又名遊俠篇,最是激勵少年。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學生們扛著木槍列陣進來,歌聲激昂。

「氣勢不錯。」

韓琦微微贊了一句,但話鋒一轉,卻說道:「沙場要殺人,氣勢不如刀利……」

這話的言下之意就是花架子。

沈安淡淡的道:「花架子總比沒架子的強。」

臥槽!

這話暗諷韓琦連個花架子都沒有。

文官們人人側目,連顧左瞬都想衝著沈安拱手行禮,然後贊一句好漢子。

你這話把韓琦得罪慘了啊!

可沈安卻彷彿沒看到韓琦那漲紅的臉,而是請示了趙禎:「官家,是歇息片刻還是立即開始?」

趙禎說道:「隨意。」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這時學生們走到了中間,黃春那邊也吆喝了一聲,然後帶著人上來了。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學生們開始原地踏步,然後奮力喊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萬歲!萬歲!萬歲!」

氣勢一下就衝到了最高點,連趙禎都忍不住起身朝著學生們招手。

「朝氣勃勃,朝氣勃勃啊!」

他激動的道:「大宋的少年若是都這般,大宋還懼什麼北邊!」

文官們大抵都是面色發白,覺得這群學生壓根就不像是學生,更像是……

那種感覺他們說不出來。

曾公亮對富弼低聲道:「覺得他們……不一樣,和老夫見過的學生都不一樣。」

富弼眯眼點頭道:「他們的精氣神好,讓人見了就為之一振。」

這是個讓人沮喪的發現,外面圍觀的人群中,有讀書人喊道:「這些敗類……嗚嗚嗚!別捂著老子的嘴……」

有文官去問了武人,回來低聲道:「某去問了宿將,他說看了看兩邊,國子監鐵定會輸,弄不好一個照面就被打垮了。」

各位文官都面色複雜,按理沈安讓學生們行武事是犯了忌諱,大家該群起而攻之。

可現在學生們面對著武人,大夥兒就該同仇敵愾,有啥恩怨事後再說。

一股淡淡的喜意還是蔓延開來。

管他什麼文武,那廝輸了就好啊!

包拯的身後,一個文官得意的道:「某就說嘛,他沈安才操練了那些學生多久?竟然敢拉出來和鄉兵比試,不輸才怪!」

包拯心情鬱鬱,卻沒法反擊,否則他會用口水給身後的那人洗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