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再次讓沈晗霜失望傷心。

但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見祝隱洲的確待沈晗霜很好,不僅事無鉅細,面面俱到,在和沈晗霜有關的事上幾l乎事事親力親為,還言出必行,只要答應過沈晗霜的事,祝隱洲一定會盡己所能地做到。

長久以來從旁看著,無人會說祝隱洲擔不得一句“良配”。

見沈晗霜過得很好,沈家人心裡對祝隱洲的隔閡便也逐漸消散了。

沈晗霜的父母離開得太早,他們這些剩下的家人不願見她再難過失意。他們在意沈晗霜,唯一的期待便也是盼著她能過得平安順遂,稱心如意。

見他們夫妻恩愛和睦,不僅是沈家人,沈晗霜的外祖母也盼著他們能步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但他們都沒有開口提過催過,只順其自然地等待著或許某一日便會到來的好訊息。

有官員上摺子諫言,想讓新帝以皇嗣為重,卻因為深知祝隱洲的脾氣和他對皇后的偏愛,不敢貿然提出選秀的建議,更不敢明著催促帝后早日綿延子嗣。

既然如此,祝隱洲便也當自己全然不知,沒讓這些話傳進沈晗霜的耳朵裡去。

在上次成婚前,因那時沈晗霜才及笄,為了避免意外,不讓沈晗霜過早經歷生育的磨難,也讓她不必服用味苦的避子湯藥,祝隱洲尋了男子用的避子藥,自己服下。除非再服下解藥,否則他不會有孩子。

祝隱洲那時原本想著,等再過幾l年兩人再考慮要孩子的事。若沈晗霜不想要,那他們便不要孩子

。他原本也不是為了子嗣才娶她為妻。

後來祝隱洲才知道,因為一直對他和她之間的關係不安,沈晗霜其實一直在服用避子湯藥。

兩人在重新結為夫妻之前便將此事說開了。再次成婚後,祝隱洲沒再讓沈晗霜服用苦藥,而是自己繼續用著男子用的避子藥。

因為剛成婚時,沈晗霜仍在忙於女學的事,還要打理太子府的一應事務,雖然祝隱洲儘可能多地分擔了,但那時沈晗霜還在適應太子妃的身份,又難有長期的空閒,不是要孩子的好時候。

後來沒那麼忙了,祝隱洲又登基為帝,沈晗霜成了皇后,比做太子妃時更忙了,也不適合要孩子。

直到沈晗霜一十六歲這年,年輕的帝后已經很習慣自己當下的身份與責任,也能得心應手地處理自己每日面對的種種事務。

仔細考慮之後,沈晗霜覺得她和祝隱洲可以試著要一個孩子了。

沈晗霜自幼便在家人們的愛與呵護里長大。即使父母離開得很早,他們留給她的那些無形卻珍貴無比的東西也長久地滋養著沈晗霜的心神。

沈晗霜也希望能撫育一個自己的孩子,陪著這個孩子慢慢長大。但在做好準備成為一個母親之前,她不想不負責任地將那個孩子帶來世上。

所以沈晗霜一直在做準備,想讓自己更成熟可靠一些,也想要為那個今後會來她身邊的孩子準備好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對恩愛情深的父母。

年年歲歲,沈晗霜和祝隱洲之間的愛意歷久彌新,感情也愈發溫柔綿長。沈晗霜覺得,她和他的家裡已經可以準備迎來一個小娃娃了。

沈晗霜和祝隱洲商量過之後,祝隱洲服下了那劑避子藥的解藥。

他們開始期待那個不知何時會來他們身邊的孩子,卻都並不著急,仍然照常生活著。

只是他們都沒想到的是,沈晗霜不久之後便有了身孕。

他們並未有意掩蓋訊息,是以太醫進宮給沈晗霜診過脈後,此事很快便傳開了。

朝中一眾為皇嗣著急的大臣們都暗自鬆了一口氣。原本也有所期待的沈家人卻是都不由得懸起了心。

誰都知道,女子懷胎便是一隻腳邁進了鬼門關。旁人都感嘆感情甚篤的帝后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