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遇見表哥(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安至洛陽的官道上。
離京後沈晗霜不急著趕路,便一路走走停停,賞了不少沿途的好景緻。
出嫁這三年來,為了操持王府中饋,也為了能多待在祝隱洲身邊,沈晗霜每次暫離王府都會估計著時日,不會在外耽擱太久。
如今王府於她來說已是往事,去何處、去多久,便都只由沈晗霜自己的心意來定。
沿途新開了幾處新的酒肆,沈晗霜記得,舅舅因早年在外行商的經歷,格外喜歡這種小酒肆中的酒水獨有的粗烈,她便都嚐了嚐,挑了些好的買下。
“選出來的這些酒,到洛陽後分一半給舅舅便是,他的年紀上來了,也不能多飲。”沈晗霜吩咐道。
她身邊的春葉揶揄道:“姑娘應該也饞這一口了吧?”
沈晗霜回味了一下唇齒間的酒香,笑著如實說:“是有些饞了。”
春葉是沈晗霜的陪嫁侍女,自幼便跟在她身邊,自然知道她在明家時被舅舅帶得也喜歡偶爾飲一些酒。她並不貪這一口,只是興起時會嘗一點,從不會飲醉。
但嫁入王府後,為免誤事,也擔心一向喜潔且從不飲酒的祝隱洲會不喜歡她身上帶著酒氣,沈晗霜便再也不曾飲過。
“別讓外祖母知道我帶了酒回去,”沈晗霜不忘叮囑春葉,“不然她老人家心裡也得想著這一口。”
和舅舅相比,外祖母才是真的上了年紀。前幾年大夫便囑咐過,外祖母不能再飲這些烈酒了,至多隻能嘗一點更溫和清淡一些的。
說起來,這應是從外祖母那兒傳下來的習慣,沈晗霜的母親也喜歡品酒。
沈晗霜記得,自己兒時還曾跟著父母一起釀過酒,封壇的酒埋在她親手種下的那棵石榴樹旁。
父母說要等到她覓得心上人之後同他共飲,但沈晗霜見祝隱洲在大婚那日都以茶代替合巹酒,便沒有提過此事。
祝隱洲應更習慣時刻保持清醒,不喜這種可能會攪擾人心神的東西。
這次回洛陽,她倒是可以把那壇酒挖出來,自個兒喝了。
沈晗霜記下了此事,回到馬車上。
暗處,祝隱洲的近衛斷雲陷入了自己人生中少有的兩難時刻。
從長安出發後不久,他便發現,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一人在暗中跟著世子妃。
他本以為是有人居心不良,可暗中跟上去察看後才發現,那人竟是鎮西將軍的次子,林遠暉。
世子成婚前,曾命斷雲去查過世子妃的生平。他記得,林遠暉與世子妃自幼相識,關係頗好,比陳蘭霜和世子更稱得上“青梅竹馬”四個字。
雖然陳家和平南王府曾有意議親,但陳蘭霜對於世子來說沒有任何特殊的意義。
而林遠暉第一次上戰場之前,可是信誓旦旦地同他父親說過,若他立下軍功,便讓林將軍替他去沈府提親。
只是在林遠暉返京之前,平南王府和沈家便定下了婚事。
那都是陳年往事,擺在眼前的事實才是最讓斷云為難的——
林遠暉很熟悉沿途可以留宿的地方。世子妃每到一處,他便會提前趕去下一處,事先探查清楚沿路的情況。若前面有什麼事端,他也會先一步解決乾淨。
更讓斷雲咋舌的是,林遠暉竟還會花錢特意將一些攤販提前請到客棧附近來。後一步抵達的世子妃每次都會被那些攤販賣的東西吸引,總會買上幾樣。吃的、玩兒的,林遠暉竟沒有一樣安排錯。
林遠暉不僅十分了解自長安到洛陽的沿途情況,還很瞭解世子妃的喜好。
這應不是他第一回 走從長安到洛陽的這條路了。
或者可以說,這並非林遠暉第一次暗中跟著世子妃回洛陽。
看著林遠暉所做的種種,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