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結束,雙方比賽繼續進行。

快船開局取得了8:0的領先優勢。

李良非常希望這個優勢能繼續擴大下去,這樣垃圾時間他這個垃圾球員說不定能有個機會上場,這樣自己好歹也算上過nba戰場了。

雖然從能力上來說,他是夠不著nba職業賽場的,畢竟他打ncaa都費勁。

可一個球員能不能打nba,實力是一方面,有時候也是要看運氣和機遇的。

都說nba這400多名球員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大體上沒錯,但如果細究會發現,裡面也有不少關係戶,或者靠資歷或者別的什麼東西留在聯盟的人。

這些人單論實力的話,很可能是不如別的一些邊緣非nba球員,或者歐洲那些當打的明星球員的,他們去了別的聯賽,也不見得就能生存。

比如火箭隊當年有一個鮑文,白人球員,看上去又瘦又弱,除了防守態度好外,基本沒有什麼優點。

可就這麼一個球員,在nba打了10年,而且在季後賽還有高光表現,成為火箭vs小牛時的一支奇兵。

這樣的球員論綜合實力,放到歐洲聯賽或者cba都是不合格的,只能是個邊緣人物。

06-07賽季他在以色列球隊效力過,結果場均46分,和在nba時一個層次。

要知道,快船的邊緣球員像pj-塔克這種,在海外聯賽是能拿聯賽vp的。

而鮑文之所以能在nba生存,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有一技之長。

越是板凳邊緣的球員,教練越不需要你綜合實力很強,只要你有一塊長板,在某些時刻能用一下就行了。

因為綜合實力強,能得分、能助攻這種,你要是足夠強,直接就讓伱當主力了,還用得著坐邊緣板凳嗎?

坐邊緣板凳就意味著你不夠強,你的很多功能都和主力球員重複,教練用不上你。

相反,像鮑文這種有一技之長的,比如單防特別好,定點三分特別準,拼搶特別積極,或者有精神領袖屬性的,反而能在nba有一席之地。

至於那些綜合能力強又不夠強的,就去海外聯賽,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而李良之所以能在快船拿到一份合同,還是保障合同,也是有他的作用的:那就是做閔聰達的間諜。

把球隊更衣室內的一些訊息傳遞給閔聰達,以便於他能“更好了解球員,更好的幫助他們”,反正閔聰達是這麼說的。

李良當然很矛盾啊,之前他曾經在聖安東尼奧和閔聰達有過一面之緣,兩人還是很有緣分的。

李良是一心想進nba,防止自己回家繼承財產賣拖拉機。

可是進了快船,主要作用竟然是在更衣室當間諜,李良感覺,這工作未免太簡單了吧。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工作,付給他一份底薪保障合同,佔用一個球員名單,實在是有些不值得。

他在面試的時候也是向閔聰達提出,自己只要一份短合同就可以了,覺得可以大不了無限續約嘛。

反正他不在乎這點合同錢,主要就是想身披快船的戰袍,好發個朋友圈、s、推特什麼的。

在中國籃球的歷史上好歹能寫下一筆。

而閔聰達更不在乎這點合同錢,直言不能因為李良而壞了規矩,怎麼能給十天短合同這種純純剝削球員的玩意兒呢?

這不符合快船美利堅國企,球員人權先進單位的風格,所以一定要給底薪保障合同,而且為期兩年。

看得出來,這兩個人的腦回路還是很相近的,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能相聚可能也是命中註定。

李良欣然接受了這份合同,今天他就坐在了場邊,一邊看比賽,一邊豎起耳朵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