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比如勛貴的中心是四王八公。
而讀書人的中心那就多了,有因為學術流派不同而分的派別,也有因出身的地域而分的派別,再細分還有同年同科之類的。
天下承平已久,沒了武人的用武之地,現在勛貴雖然仍然&ldo;貴&rdo;,卻也不再是朝廷的核心了。
而朝廷的核心由文人把持,雖然各個派系爭鬥不休,總歸掌握在科舉出仕的文人手裡。
林家因為各個派系都不沾,又歷來子嗣不豐,真的遇上了什麼事,哪邊都靠不上,只能專心的忠心於龍椅上的帝王。
所以林家人向來都是帝王作為心腹培養的人選。
這也是為何林如海能和賈家結親,又被帝王視作心腹的原因了。
若非看出林如海會被重用,那時簡在帝心的賈代善又怎麼會願意把自己的嫡女許配給已經沒了爵位的林如海呢?當然更重要的是,那時候賈代善想讓賈家由武轉文,為了讓自己的子孫有文官的提攜,所以讓自己的嫡長子和嫡長女都與書香世家的文人結了親。
林家到了林如海這一代,爵位已經沒了,所以從林如海開始,林家就是純粹的文人,只能靠科舉入仕了。林如海也因此有了座師同年,若是再娶個書香門第的姑娘,那就徹底歸到文人那一邊了。
可惜他被賈代善看中,選做了女婿。
視林家為自己門下的皇帝大概是也不想看到林家徹底的倒向文臣,還是希望林家能保持孤臣的身份兩邊不靠,因此不僅同意了這樁婚事,還給林如海和賈敏賜了婚。
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林如海也只好老老實實給皇帝當心腹,然後年紀輕輕就被放在了巡鹽御史這個重要的位置上。
皇上年輕時,雄姿英發,志氣滿滿的想當一代明君,那時候他對心腹是培養和重用。不僅在現在歷練自己的心腹,也會同時考慮心腹未來的發展。
到現在年紀大了,也許是精力不濟,也許是志氣已失,就只想維持朝廷的穩定和平衡。就不會再為心腹考慮那麼多,而是把能信任的心腹都放到自己最看重的地方去,讓他們做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所以林如海這官才不好做。
皇帝沒有徹底整頓鹽政的心,也捨不得處置甄家,只是想保持江南的穩定和足夠的鹽稅。只要林如海能做到這一點,其他的皇帝也不會管這麼多。因此自然對林如海的支援和保護是不夠多的。
早年皇帝用人還考慮個可持續性發展。現在他好像把一些能信任的官員當成了一次性用品,一個折損了再換一個新的。
比如林如海就在鹽政的位置上待了那麼多年,一直待到死也沒有挪過位置,大概他讓皇帝用著很順手吧。
按照慣例做官三年為一任,像巡鹽御史這麼重要的位置,最多做過兩任,也就是六年,林如海就該挪位置換人做了。可他偏偏就一直做到了病逝,做了近十年。
在鹽政的這些官員中,也有沒有被金錢腐化一心辦差的官員,最後卻不明不白的被人害了。調查之後,有一些替罪羊被問罪殺頭,但這些人背後的人皇帝卻沒有深究。
這怎麼可能讓一些忠心於朝廷和皇帝的官員不心寒呢?做官的時候,又怎麼可能不小心翼翼,既要辦好了差事,也要想法子自保。
就像林如海在巡鹽御史的位置上,也不得不與甄家虛與委蛇,同時鹽稅也要過得去,否則皇帝那裡交代不過去。
所以說,林如海在皇帝上了年紀之後,才被他引為心腹,其實不算是一件幸運的事。還不如按部就班的進翰林院後,在六部混日子,混到了新君登基,如果遇到一個明君,才有可能一展抱負。
皇帝並不算是個昏君,年輕時也有明君之資。可是年紀大了之後,他不再把百姓和朝政放在第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