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本文中關於忘憂軒的西北廂,在本章裡指的不是西北方向的廂房,而是忘憂軒西側的兩套廂房中,靠著北面的那一套。這裡是為了書寫方便,故取名西北廂。

同理,西側靠南的廂房為西南廂,東側靠北和靠南的廂房分別為東北廂、東南廂。

同人新坑連載:

且看十六歲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過的早婚生活……求支援!求包養

作者專欄:求收藏!求包養!

同人連載:看紅樓大丫鬟們離開賈府後的美好生活!

求支援!求包養!

☆、第二章 早安風波

佛光軒乃是東陽老國公和天太君頤養天年之所,自老國公病逝後,天太君就改了好熱鬧、愛出門的性子,過上了深居簡出的日子。除了皇室宴請,天太君已甚少出府,就連府內諸事也早已不過問了。

因正是每天請早安的時候,故除了已離府的東方燁和大爺東方景、二爺東方晨,還有尚未到的鳳舞,各軒的主子們都已聚在了佛光軒正廂的東暖閣,向天太君問了早安。

因三爺東方昊還要趕著去皇室學堂“秦墨院”上學,故請過早安後,就急急的向天太君請了辭。在他離去後,東暖閣裡就只剩下府內女眷和小主子們了。

文華大長公主,也就是天太君,端坐在東暖閣的炕榻上,盯著東陽公夫人高氏的肚子看了看,沉聲問道:“快三個月了吧?聽連珠說昨日下晌的時候,你身子不舒服,請了御醫過府診治。御醫可有說什麼?要緊不要緊?”

高夫人聽了天太君的問話,嚇得渾身一顫。她總不能說她身子很好,之所以嚷著不舒服,只是想引東方燁過去陪陪她。因為心裡亂得很,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回答,只看著站在一旁的奶母鄧嬤嬤,眼裡全是忐忑不安的求助目光。

鄧嬤嬤見高夫人仍舊如此柔弱,心中苦嘆,可又不能將天太君冷在那裡,只得陪著笑,代回道:“回老太君的話,過了後日,夫人的胎就滿三個月了。昨日來的是御醫院的李御醫,說夫人身子尚可,胎也算穩,只是心中鬱結,才會突感胸悶。因夫人懷著胎,李御醫並不敢用藥,只開了兩道疏散的藥膳方子。”

天太君看了看回話的鄧嬤嬤,又看了看一臉忐忑無措的高夫人,問道:“好好的,怎麼會心中鬱結呢?難道是府中誰人讓你受了委屈?”

高夫人本就生性膽小嬌弱,此時被天太君看的不敢抬頭,只垂首擰著手中的帕子,完全不敢張嘴回話。

鄧嬤嬤見狀,只能又代回道:“夫人乃是東陽公府的主母,並無人讓夫人受了委屈。只是夫人進門十年來,僅得了二姑娘一女,如今好容易又懷上了,自然盼子心切,故心中有些憂思罷了。”

鄧嬤嬤一面說,高夫人一面跟著點頭,生怕天太君再起疑心。

天太君瞭然的點了點頭,又看了看高夫人的肚子,方叮囑道:“御醫院裡王御醫的脈相最準,待滿了三個月,就請他進府來把平安脈吧。”

高夫人聽她的孃親喜川伯夫人說過,這御醫院裡的王御醫最會把子嗣脈,是男是女一診就知。故心中早有請他診脈的打算,如今聽得天太君發了話,忙高興的應道:“是,兒媳知道了。勞煩婆婆掛心,都是兒媳的不是。”

說著,還討好的將天太君面前的香茶端起,恭敬的遞了過去。

天太君接過茶來,淺飲了一口,方不在意的擺手道:“你懷的是我們東方家的子嗣,我做婆婆的,多惦記些也是應該的。”

三姨娘張氏見高夫人一臉的受寵若驚,鄙夷的撇了撇嘴,從奶孃手上領過四爺東方平,走上前去,諂媚的笑道:“老太君昨日賞下來的御膳點心,四爺吃了很喜歡,高興的直說要給老太君行禮拜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