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定知識水平的青年加以培訓,如今已經建立起一個較為通暢的文書管理體系。
這裡頭,張中略的到來尤其讓鄭渭感到一種新的希望,當他聽說河西有相當一部分計程車人渴望入仕安西,心中便感到興奮。
安西軍自起兵以來,兵將越來越多,文事管理能力相對來說就顯得滯後,在早期,不得不從武人之中挑選頗有知識的人來管理後勤以及政庶務,比如楊桑乾、郭太行甚至郭洛,都曾幹過類似的事情,進入疏勒之後,大昭寺才算為安西的文政系統提供了一大批的人才,不過大昭寺終究是佛門,佛門弟子,但傾向性總是不同。
然而沙州的文士,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光是從敦煌地區歷代名家輩出就可看出,此外這裡還有著整個西北最完備的儒學訓練系統,如果有這個地區的文士加入,那麼將大大改變安西的文治,至少鄭渭本人對此是持樂觀態度的。
當然,此刻鄭渭要做的主要是如何有效地調配高昌的物資。
龍泉關陷落以後,尤其是高昌圍城以後,鄭渭手頭的物資就變成了一個無法增長、只會減少的數目,在千頭萬緒的戰爭中,鄭渭首先面臨的是如何節儉。除了物資以外,還有就是人口。
北城,有一群人正串聯起來,向當政者請願。
現在是非常時期,里老、坊主對於一切可能集結起來的行動都防範得很嚴厲,為的就是擔心有什麼異動,尤其是響應城外毗伽的暴動。
但是北城的這群人起來,目的卻不是這樣。
他們是想幫忙守城!
當鄭渭接到這個請願之後,先是一愕,但很快就釋然,知道這些人是出於真心。
圍城之後,城內的許多人都變得首鼠兩端,尤其是僧侶與富戶,態度遊移得十分明顯,從西方遷入的新民,比如安六等老兵以及軍眷在人口上又不佔多數,這也是郭師庸除了要迎擊毗伽之外還得花費偌大力氣防止內亂的原因。
但有一群原住民,卻是安西唐軍的堅決擁護者,這幫人就是張邁在趕走毗伽、削除龐特後,將草場畜群分下去而得益的人群。這群人的數量達到三千戶,原本是高昌最貧苦的一群人,在安西軍進入之後得到了一個走向小康的希望。但毗伽的圍城卻讓他們感到這種希望隨時會化為烏有如果毗伽入城,這批人的財產馬上就會被剝奪,重新淪入赤貧,如果毗伽在追究“投敵”之罪,只怕下場會比原先更加悲慘。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郭師庸在高昌訓練了一批本地新兵,就是從這些人裡頭挑選,如今新兵尚未練成,毗伽已經圍城,這些人家坐不住,便集結起來,希望能夠在駐防之中出一份力。
鄭渭接到請願之後迅速來與郭師庸、奚勝商量,郭、奚兩人都反對這件事情。
“他們這是添亂!”郭師庸道:“守城可不是玩兒。也不是有幾斤力氣就行的。”
鄭渭道:“可是人家好意來請,如果不許,只怕會冷落了他們的心。現在在高昌城內,最擁護我們的就是他們,若是他們也對我們心生冷疑,只怕我們擋得住毗伽的攻擊,也守不住高昌城。”
奚勝皺眉道:“當初我們左有赤亭,又有龍泉,並未想到高昌會這麼快就被圍城,早知道局勢會變成今日這般模樣,幾個月前就該將他們拉出來訓練訓練,好歹也算有個理路。但是現在的話,倉促讓他們幫忙只怕會添亂。”
郭師庸道:“不錯,人到了戰場上,會發生什麼事情是很難說的。雖然他們是想幫忙,但說不定戰鼓一擂,箭雨一發就全都慌了手腳,若是自相踐踏起來反而是一場大禍。而且未進行編伍之前,也很難確定裡頭就沒有奸細,成千上萬人中若藏著幾十個心懷叵測者,將隨時會釀出大禍來。再說民夫方面我們早徵調得夠了,現在對毗伽只是騎兵不足,民夫方面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