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一笑,說道:“不殺王匡,那時有原因的。”

眾人聽葉墨這麼說,頓時紛紛伸直了脖子,豎起了耳朵,打算聽葉墨在說出一番大道理來。

“這其一,不殺王匡,是因為孔融才是聯軍的首惡。從董卓發詔開始,便是儒生所為。要知道,天下儒生,皆為孔子門生。孔融作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那寫詔之人,自然算是孔融的門生了。”葉墨說完,便兩眼看著武安國。

這也能算理由?武安國腦洞大開,但是,要細說說的話,好像也是對的。“好,這算是殺我主公的理由,那不殺王匡的理由還沒說啊。”

葉墨差點跌倒啊,這理由還不清楚麼?“只懲首惡,協從放過”沒聽說過麼?既然武安國都說這個理由不行,那自然就得再想一個理由了。

“這其二嘛,那個,這個,那個,對了。這其二是,王太守雖然身在董營,卻心在漢。沒錯,就是這樣。方悅將軍領軍,見我軍殺到,帶頭後撤,這便是很明顯的行為,王太守,是早有悔改之心,在王太守的影響下,其部下都這般的忠心於大漢,可見王太守之心。”葉墨這是越編越溜,最後就出來了這麼一個理由。

“王太守,順之前多有得罪,望王太守莫怪。‘身在董營,心在漢’,王太守高義啊。”葉墨的話說完,高順便走到王匡面前,俯身認錯,並大讚王太守的高義行為。

其他人見高順如此,也是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敬意。

王匡看著苦心為自己編造理由的葉墨,頓時熱淚盈眶。而王匡此舉,在其他人看來,更是體現了他在董營當中受苦頗深。此時得以回到組織,等到認可,故而落淚。

王匡慶幸自己不用死了,也是有感於方悅立功啊。看著方悅,王匡握著方悅的手,激動的點了點頭,意思是:“幹得漂亮,以後工資翻倍!”

方悅看著王匡,也是滿臉的激動,點了點頭,意思是:“這是我應該做的!”

旁人不知道這兩人的貓膩,只當是兩人被得到認可,喜極而泣。於是,一眾人更是覺得王匡此人,真乃大漢忠臣,國之棟樑。

武安國看到眾人這幅表現,以他的智商,也是認可了這個理由。不知不覺中,卻也沒有想要繼續為孔融討公道。

看著帳中的人皆是認可了這個理由,葉墨是連忙走出去,怕待會有人繼續提問。只是,走出去的時候,為了避免眾人懷疑,葉墨邊走邊說道:“雖千萬人,俱往矣。”

帳中的人一聽,頓時覺得葉墨才是真正的大漢忠臣,頓時帳中想起了一片掌聲。(這一段好逗,但是十二還是寫出來了,就是因為好逗。)

走回自己的營帳,葉福開口說道:“少爺果然高義,能說出這番話,大漢之幸啊。”只是言語間,卻是嘻嘻哈哈,沒有一絲的覺悟認為葉墨是所謂的大漢忠臣。

“村長,你認為此舉如何?我們殺人,讓劉協來背鍋。”以大漢的名義殺人,雖然會有不少的人會將矛頭指向葉墨。但是,相信更多的人會認為是劉協的指使,畢竟,孔融的聲望太高了,高到無人敢輕易殺他。

“此舉雖好,但是,得罪了天下計程車子儒生,我們今後恐怕會處處受制啊。”葉福不無擔心的說道。

看著葉福,葉墨笑了。等過了一陣之後,葉墨說道:“村長,你認為,我們修建教堂,不會遭到這些士子儒生的反對麼?現在將矛盾激發出來,起碼可以讓劉協拉承擔一部分,若是等到修建教堂的時候才激發出來,恐怕就只有我們葉家一家面對了。”

葉福聽了葉墨的話,細細思索一番,也是點了點頭。

“這邊無事,只是,葉一到底能不能請到援軍,這才是我擔心的啊!”仰著頭,葉墨一聲感慨。

第一零一章:張繡出兵

話說葉一出了虎牢關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