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也開始幻想起女兒來,兩人也時常湊在一起給女兒想乳名。康熙甚至列出了一串兒單子,害得德宛笑了半天,說他把這輩子所有女兒的名字都起好了。德宛記得歷史中德妃就是有三個女兒的,雖然已經決定改變一下歷史,可還是鬼使神差的從裡面挑了三個備用,一個是哈宜呼,是滿語嫋娜多姿的意思,第二個是薩伊堪,是美麗的意思,第三個是噶盧岱,意為鳳。

在懷孕六個月以後,兩位太后就免了德宛的請安,讓她安心養身體。不過德宛仍是常出來走動的,有時候也會走到慈寧宮去和老太太說說話。雖然太后有些擔心,但在她解釋了孕婦多走動對身體好以後也就放心了。

閒的時候,德宛常給孩子做做小衣服,卻很少和其他的妃嬪們串門。德妃在宮中的形象就是清冷淡漠的,看著溫和實則疏遠,沒什麼朋友也沒什麼敵人,當然,事實上這皇宮裡誰都可能是朋友,也都可能是敵人。

德宛不喜歡熱鬧,說實話,讓一個之前孤單寂寞了十多年的人突然間長袖善舞起來,也確實是件困難的事兒。能讓她真心展露笑容的只有孩子了,也許康熙也算半個。

女兒

本書{炫…書—網}提供下載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永和宮再次響起了嬰啼聲,德宛有了她的第一個女兒哈宜呼。

哈宜呼身體很好,是個結實的小傢伙,不過德宛仍不敢掉以輕心,如果孩子能活過一歲仍然健康她才能放心。哈宜呼長得很是可愛,只是瞧著她的臉,德宛開始嘀咕了,四阿哥胤禛長得七分像自己三分像康熙,六阿哥胤祚七分像康熙三分像自己,可這丫頭怎麼既不像自己也不像康熙呢?憋了一年,最後還是跟康熙抱怨了出來。

抓周宴上,康熙抱著小女兒,看了半天,臉色有點兒奇怪。

太皇太后見狀問道:“皇帝,可是有什麼事情?”

康熙邊把孩子遞給太皇太后邊說:“德妃曾抱怨說哈宜呼長的既不像父也不像母,可孫兒瞧這孩子卻似乎有些眼熟,只是想不起來了。”

太皇太后聽了,把孩子接過來看。雖然哈宜呼已經一週歲了,可太皇太后硬是還沒有細看過她,這一瞧,卻是怔住了。

皇太后看她不對,剛想說什麼,在看到哈宜呼的臉的時候,也定住了。

太皇太后抱著哈宜呼險些掉下淚來,康熙一驚,剛想說什麼的時候,卻被太皇太后止住了,緩了緩情緒,安撫道:“沒什麼,哀家只是想起了你雍穆姑姑。”

康熙再一想,可不就是,哈宜呼長得像極了太皇太后的長女固倫雍穆公主雅圖。雅圖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在康熙六年不幸中年喪夫,晚年生活憂戚,兒子又為人暴虐,雅圖只能與外祖父母相依為命,最後相傳於康熙十七年在外祖父母忠親王及其賢妃墓前痛哭致死。這個抑鬱而終的女兒是太皇太后心中解不開的結,雅圖去世的訊息傳來,太皇太后當即淚流不止,悲痛欲絕。

結果哈宜呼的抓周禮就因為太皇太后的心情低落而草草收場。

結果,事兒還不算完,第二天,太皇太后就說昨晚夢見了她可憐的女兒雅圖,並且認定了哈宜呼就是雅圖的轉世,結果哈宜呼剛滿週歲就不得不離開母親被抱進了慈寧宮。

德宛眼睜睜看著女兒被抱走,眼睛酸酸脹脹的,還得裝出一副沒事人的模樣謝恩。不過令她稍微好受一點的是,宜妃的五阿哥也不得不離開了母親。

原來皇太后看著太皇太后身邊有了孩子,看起來很是溫馨,心裡也癢了起來,也想要一個孩子來養。

於是兩位太后看了看,年紀大了的不好,太小的有點兒麻煩,只有五阿哥和六阿哥最合適,只是六阿哥體弱多病,加之太皇太后和皇貴妃已經各抱走了德宛一個孩子,僅剩的一個兒子她還是留在德宛身邊好了。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