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說完這話;怕琳琅瞧不起她;遂手足無措地坐著。

琳琅聞聽便覺得湊巧,不過轉念一想;劉姥姥確是差不多這個時候初冬寒冷之際冬衣未辦之時進了賈府,只是山村老嫗打抽豐;端的心酸。

再看劉姥姥七十多歲年紀;比楊奶奶還大十歲上下,穿著一件茄紫粗布長襖,戴著青布抹額,束著青布汗巾子;上上下下收拾得十分乾淨,古銅色的臉膛兒帶著莊稼人進城的欣喜和不安;還有一點點對於去榮國府的彷徨。

看罷,琳琅抿嘴笑道:“合該我們有一段同車之緣。”

轉頭對楊海道:“可巧咱們路過寧榮街,索性送姥姥過去,免得門前那起小人瞧不起人。”

楊海道:“也好,少不得你也得去請個安問個好。”

琳琅笑道:“哪有沒回家,反去榮國府的道理?等回了家,再去不遲。”

又對劉姥姥笑道:“我原先便是在榮國府二太太身邊當差的,太太厚道,早早放我出來了,出閣時和老太太姑娘們一起又送東西又給了壓箱錢,今兒個回門原該去請安的。”

劉姥姥又驚又喜,道:“姑娘原在二姑奶奶身邊服侍過?”

琳琅笑道:“正是,我打小兒跟二太太,快十年了呢!”

劉姥姥聽了,越發喜得渾身顫抖起來,口內道:“如今我們竟得奶奶的濟了。我原想,我們莊稼人貧苦,見不到二姑奶奶,便託周瑞家的說道說道,見得便是喜,見不得便罷,誰知今日竟遇到奶奶,奶奶一句話,比什麼都強,可不是我們一家子的福分?”

琳琅也不在意,送他們祖孫至榮國府石獅子前角門處,她走過許多回,看門的都識得她,原本尚在挺胸疊肚指手劃腳的人,忙上來請安,笑道:“姑娘這是給老太太太太請安?”

琳琅笑道:“等我回了家,認了門,才能來給老太太太太們請安。只先送個人來。”

叫了個看二門的婆子來,指著劉姥姥道:“這位姥姥,是來給太太請安的,原有那麼一點子瓜葛,路上遇到了,便送來。媽媽帶她進去,倘若太太不得閒,便去回璉二奶奶一聲也使得。”說罷,遞給門房一個銀錁子,又給婆子一百錢,道:“打酒吃罷!”

喜得那婆子連連答應,死勁瞅了劉姥姥幾眼,方帶她進去。

劉姥姥走前,又對琳琅連聲道謝。

琳琅回身上車,對楊海道:“咱們回家罷。”

蔣玉菡近日得了清閒,不大出門唱戲,便是偶爾出門,也不過在徒垣跟前奉承一會子,正在家裡練嗓子,得知姐姐姐夫進門了,忙笑著迎出來,又叫趙嬸準備酒菜。

琳琅笑道:“一會子總得去榮國府請個安。”

蔣玉菡笑道:“這是自然,姐姐雖脫了籍,可咱們人生在世,哪能忘得舊恩人?”

吃了一盞茶,琳琅又回原先的閨房換了衣裳,這些家常舊衣並未算在嫁妝裡,等過了滿月,陸陸續續都要帶回楊家,孃家兄弟這裡留兩箱子來時方便更換罷了。

去時,蔣玉菡道:“何必姐夫駕車?叫老趙去。”

因老趙駕車,楊海便與琳琅坐在車內說話,也備了幾色禮物。

到了榮國府角門,琳琅探出半張臉兒,對得了她銀子的門房笑道:“我們來給老太太、太太請安,勞煩去替我們通報一聲兒。”

門房們皆笑道:“姑娘倒麻利。”忙叫二門的婆子去通報。

少時,出來兩個婆子,卻是王夫人房裡的,琳琅下了車,兩人忙彎腰笑道:“給姑娘請安,哎喲,該打嘴,該是給楊家奶奶請安才是。太太正在家,聽說了,忙叫我們來請奶奶進去,也請楊姑爺進去,有珠大爺在家呢!”

琳琅聽聞,看了楊海一眼,楊海倒也聽過琳琅說起榮國府諸事,便回她微微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