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社開行的旅遊車以及學校開行的校車實際上都應在此之列。對這些形式的群體交通國家和社會都應予以支援和提倡。單位班車集合了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各自優點,又克服了這兩者的各自缺點,可謂揚長避短的優質組合。首先,它和公交車一樣廉價且更廉價,因為基本都是免費的,即使收費也很便宜;其次,它比公交車舒適性和通達性都更好,一般都有座位,就在員工居家附近接送,而且是一站直達,無需換乘;第三,它和私家車一樣舒適便捷,可以不用自己開車,可以在車上想事情、聊天甚至打盹,而且不用負擔私家車的昂貴費用;第四,從公共利益角度看,它佔用的道路資源是私家車的幾十分之一。另一方面,它節約了大量的小汽車消耗,對政府、單位和全社會的“節能減排”,對於建設廉價政府,意義深遠。政府則可以採取適當辦法,鼓勵和規範“單位公交” 、“商場公交”的發展,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透過適當公共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學校公交”的發展。對這類車,在路上也應該給與公交車的同等優先待遇,允許走公交專用道。

中國原來是世界公認的腳踏車王國。但隨著公共交通的發展和私家汽車的發展,不少人放棄了腳踏車這種出行方式。其實腳踏車作為一種簡便節能的交通工具不應受到歧視,應把腳踏車納入到現代交通結構中來,用新的標準來認識腳踏車這種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中,合理的交通結構應是根據不同的出行距離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交通工具之間相互銜接,相互補充。就一般中青年健康人群來說,目的地在一公里以內的,適合以步行方式出行,既對身體健康有益,又減輕道路交通壓力;目的地在5公里以內的,適合以騎腳踏車方式出行,既鍛鍊身體,也不會太累;目的地在5公里以上,才適合乘公交車或地鐵。

把腳踏車也納入到公共交通系統中,是當代交通組織的新思路,應該引導人們更新觀念,對此給予新的認識。民革深圳市委的委員們集體建議,借鑑國際國內城市腳踏車系統作為公共交通工具的有益經驗,充分利用腳踏車這種交通工具解決區域交通問題,建立獨具特色的立體交通體系。具體建議:從規劃政策制定、財政投入、城市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迅速在重點區域試點並逐步推廣到全市。建議從深圳市核心區域(例如福田CBD區域)以及交通擁堵重災區(例如國貿片區、華強北、南山後海文化中心片區)開始恢復以及營建腳踏車專用道路,並陸續延展到交通欠完善地區;建立相適應的道路及交通管理規則、法規,包括:腳踏車行駛守則、風險規避和責任判定等,保證安全可靠的騎車環境;將腳踏車專用道路與城市地鐵和公交換乘站有效接駁,以形成深圳立體的交通體系;改變腳踏車歸屬個人的做法,建立公共腳踏車系統,並向腳踏車租賃經營方向發展;積極探索公共腳踏車系統的租賃模式,開展市場需求和商業模式的調查和系統研究,尋求適當的商業模式和經營主體,利用公共腳踏車系統(站臺以及車身)的廣告資源,產生廣告運營效益,以實現專案自主經營和盈虧平衡。

令人欣喜的是,一套名為“公共腳踏車微迴圈系統”的租車模式已開始在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社群建設,今年(2008年)底就可試執行。96156社群服務中心主任張素改介紹,將與上海龍騎廣告傳播有限公司合作,在京城所有社群開展“96156—龍騎腳踏車免費租賃”公益服務專案。計劃在社群內建設租賃站點,並配備腳踏車、腳踏車網點多功能電子查詢服務裝置。到明年底城八區預計將有4萬到5萬輛腳踏車免費供市民租賃。每個社群將根據居民人數按照20∶1的比例投放腳踏車。居民無需交任何費用,只需用身份證就能換領到租車卡。為防有人租賃腳踏車後不還,每輛腳踏車還計劃安裝GPS定位裝置。該專案現已啟動,正處於選址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