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突發事件,比較清閒,想起林牧昨天打來的電話,就點開了央視一套,隨意地看著。

沒營養的《新聞聯播》、雞肋般的《焦點訪談》,看得他昏昏欲睡,拿了罐常備的冰紅牛,沈騰仰躺在椅子上,看著那一個個無趣的廣告。

旁邊的肖劍看看時間,笑著把椅子也挪了過來,看著電腦螢幕。

終於,直播上出現了8點的時間提示,隨著螢幕短暫的靜止了兩秒,就出現了《水滸傳》三個毛筆字,沈騰知道這是電視臺為了吸引觀眾注意的方式,也沒太在意。

沒有開頭曲。

很正常,第一集為了讓觀眾快速進入狀態,有許多就沒有安排花絮。

這些都沒什麼,但讓旁邊肖劍感興趣的,是電視劇一開始,就是一個俯視的長鏡頭,繁華的街道依水而建,高臺上,文人雅士背手登臺而遊;水波上,數條木船或行或停,消了不少街道的塵土氣息,看得人很是舒服。

肖劍原以為介紹下背景也就罷了,就如同當初的《射鵰英雄傳》開頭一樣,借小喻大的街景,沒想到,這一個鏡頭,就是綿延許久!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最初的景色,不過是城門口的景色,待到鏡頭偏轉,由城門轉入城中,山水之景頓時一變!

人流猛地增多,座座高樓遮陽倚樹,沽酒的、抬轎的、染布的、騎驢的、行街的,只聽得喧鬧聲聲,一派繁華景象。

長鏡終止,彷彿俯視城郭的飛鳥,下落到了人群之中,又轉入細微處。

隨著馬車拉貨前行、看著稚童奔走嬉鬧、唱曲小娘歌喉婉轉、糖人師傅被人圍視,松骨、拔罐的客人慵懶享受,燒水染布的學徒自如晾布……

更有那踢球的閒漢當街展藝,與那耍槍弄棒的漢子爭搶眾人圍觀……

“這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圖》啊!”

認真看劇的肖劍直接就被這種細心的佈置給征服了。

第九百五十六章 水滸的熱血!

不是肖劍少見多怪,實在是這一組長短鏡頭實在是太過用心,不僅遠處看著見真景,就連近處,也是真實無比,彷彿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古代街景,稱上一句“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實在是有夠資格!

肖劍是老員工,也幫著一頁影視做過相關的鏡頭特效設計,對影視圈裡的一些事情,也有些瞭解。

大規模的群眾演員使用,會爆發出數之不清的問題,配合上的、佇列上的,人一多,就容易亂!

《英雄》裡的秦宮甲士很整齊,那是老謀子請來軍隊演的,就那,他還要親身上陣,指導眾人怎麼蹲伏前進,怎麼動作一致,加上軍隊那習以為常的佇列訓練,這才表現出拿到孝公的2億經費後,軍備整齊的老秦風采。

而其他的影視作品就沒這麼大手筆了,在不得不大規模使用群演時,最好就是遠處給他們一個看不清細節的鏡頭,拍一下意思意思就成了。

戰場上跳來跳去,把打仗當成胡鬧的龍套;混鬥中不入心,不知道幹什麼,搞得大家都很尷尬的群毆,一群人往鏡頭跟前搶戲,只能透過背景虛化處理。

而且這種情況,導演也很難杜絕,你一天就給那麼多點錢,還想讓眾人如臂驅指的被指揮,真要有這麼容易,古代那些大將還不一個個都是軍神在世?

但《水滸傳》開頭就搞出個這樣的鏡頭,玩鬧的小孩、行走的路人、遠處酒樓裡隱約的食客,一個個彷彿真就是古人一般,合成一幅《清明上河圖》,這得有多難?

難度是一方面,力求拍出這一組鏡頭,付出的努力與花費,只要隨便想想,就是一種令人頭皮發麻的工作量。

而且,費這麼多錢與心力,拍出這組鏡頭,又有什麼必要?

只是一組鏡頭而已,如果後面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