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翻,也只會相信嶽翻,自然而然的忽略了正在別處浴血奮戰的文士武將們。

絕對不能讓嶽翻戰死,只有把他帶在身邊,讓他來控制這些精悍善戰的軍隊,他們才能感到安全!

二百二十五 所以嶽翻的戰旗上,只有四個字

“嶽卿,還望嶽卿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嶽卿才是要保留有用之軀,將來朝廷還有需要仰仗嶽卿的地方,嶽卿不可輕言死志,更何況古人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嶽卿知錯能改,藝術難得,提兵北上救出我等,更是功高蓋世,立下這樣的功勞,過去不管犯下什麼罪責,都可不必追究,皇帝更可給你丹書鐵券,給你世襲罔替爵位,與國共存,豈不美哉?”趙佶握住了嶽翻的手,如此勸說道。

趙桓會意,立刻開口道:“是啊,嶽卿,此戰之後,我便賜嶽卿丹書鐵券,嶽卿乃是湯陰人,便賜嶽卿世襲罔替湯陰侯,與國同壽!嶽卿,你還年輕,你的路還長著,為何要輕言死志?南下之路也不安穩,我等都要仰仗嶽卿的護衛才是啊!”

嶽翻並沒有激動,也沒有覺得什麼意外的,他們給出這樣的賞賜是很正常的,嶽翻一點都不意外,甚至這一幕他也想到了,他已經改變了歷史,用自己的劍,斬斷了命運的枷鎖,他救出了徽欽二帝,救出了趙宋宗室和滿朝大臣,救出了所有可以救出的人,他已經做到了極限,剩下的,只是讓這一切變得更完美,不至於功虧一簣而已。

更何況,此來,嶽翻並沒有打算活著,自古以來,遭逢大災難的時候,國家和民族總會有人流血,因為自己的膽小和懦弱,嶽翻已經害死了很多人,此時此刻,如果不用自己的性命去償還,又該如何?打敗金兵嗎?此時此地,嶽翻沒有這樣的實力打敗金兵,所能做的,只有拼死一戰而已,這裡的所有將士,都已經抱定必死之心,從來沒有想過活著回去。

他們為了保護家人,保護家園,可以捨棄生命,那麼帶著他們奔赴必死之地的嶽翻,又有什麼理由獨自苟活呢?而且懦弱了兩輩子幾十年,現在終於有了死戰的勇氣和決心,嶽翻不想辜負自己的這份決心和所有人的期望,這一次,必死!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我大概會成為第一個為國而死的穿越者吧?

嶽翻如是想到。

真是挺有意思的,明明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卻要為了這個時代而死,為了這個時代的中國和中國人而死,那麼,我的死,會有意義嗎?

嶽翻朝著兩位皇帝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開口道:“陛下,太上皇,今夜之突襲,乃是我等佔了天時地利人和,拼死一戰的結果,金賊兵力強大,戰鬥力遠在我軍之上,我軍沒有騎兵,沒有戰馬,斷然無法與之爭鋒,之前可以靠著火藥和夜晚拖延時間,但是天已矇矇亮,再往後,天一大亮,金兵一旦聚集起來,一定會瘋狂反撲。

他們有十餘萬兵馬和戰馬,我們只有三萬兵馬,若是陛下和太上皇不能儘早離開,一旦我軍全軍覆沒,金兵追擊,極有可能再將陛下和太上皇追上,那時,臣此戰便沒有了任何意義,陛下,太上皇,若要將士死戰,臣身為主帥,就一定要站在第一線,否則,臣有何臉面要求將士赴死?

臣是罪人,唯有一死方能贖罪,還請陛下和太上皇速速離開此地,莫要留連,這裡的一切臣都會在死前辦好,臣僅僅希望大宋史官能在史書上為臣寫上一句,靖康二年三月十六,江南南路安撫使嶽翻率兵三萬死戰東京城下,全軍覆沒,無一人退縮,翻以身殉國,若是能如此,臣為國而死,死而無憾。”

趙佶和趙桓心中震撼,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但是趙桓很快又上前一步,似乎還有什麼話想要說,嶽翻搶先一步,對身邊的王輝開口道:“阿輝,把那面旗子拿出來,立起來!”

王輝聞言,瞪大了眼睛,渾身顫抖起來,張開嘴,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