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制勝法寶……”
吳用侃侃而談,軍事能力一覽無遺,諸將仔細地聽著,趙桓和嶽翻也在仔細地聽著,聽到有些爭議的地方,岳飛和宗澤會站出來進行質疑,吳用會著重指出自己這樣做的目的所在,宗澤的軍事水準不算太高,往往不能發現問題所在,岳飛卻是天生名將,一眼看出吳用戰略部署的缺失所在。
吳用估計西夏政府軍最多不過十萬之數,抽調出來作戰的兵力最多不會超過七萬,這是極限之數,岳飛卻認為這是小瞧了党項人的戰爭發動能力,党項賊人雖然建立國家,設立和大宋差不多的政治制度,但是他們的本質還是蠻夷,沒有脫離部落制度,各個豪族大姓本身具有的私兵數量是超乎想象的。
正規軍損失慘重,但是豪門大族的私有力量並沒有太多的損失,党項皇帝只要肯付出代價,一狠心,幾萬軍隊拿得出來!
西軍攻伐党項賊之時,屢屢擊破之,但是實際殺死的党項軍隊數量,並不算太多,若西軍要對党項人發動滅國之戰,二十萬軍隊,党項人絕對拿得出來,不是滅國之戰這樣的程度,十萬軍隊,對党項人來說,雖然傷筋動骨,卻也不是拿不出來,咱們不能太小看党項人。
女真人西征的時候為何不順手滅掉党項人?那個時候党項人已經被咱們打得很慘了,就是因為党項人不僅窮且刁蠻,而且還有相當的軍力在手,女真人覺得得不償失,這才放棄了党項人的作戰計劃,大宋富的流油,用手摸一把都黏糊糊,党項人一棍子打下去只能打出屎來,你說你是打大宋還是打党項?
吳用設計的作戰計劃雖然有理,但是力度明顯不夠,很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要加強力度,加強軍力和打擊力度,包括西軍邊防軍在內,起碼需要五萬軍隊才能起到效果。
吳用不這麼看,既然是反擊之戰,沒必要把問題看得太嚴重,如果打得太兇,一旦軍糧耗盡,党項人還不退軍,那就完蛋了,整個西北防線都要崩潰,你們要是深入的太遠,沒糧食運輸了,那也是全軍覆沒之死局,你承擔得起?
岳飛搖頭,不能把敵人看得太簡單,我是西軍出身,和党項人交手數年,大小戰鬥不下五十次,我對党項人的瞭解遠勝於你,他們沒那麼容易死心,也沒那麼容易被打敗,否則,好水川,永樂城那樣的大敗,豈是尋常敵人可以造就?
党項賊是國敵,不是小打小鬧!
兩人爭執不下,軍中戰將也各有看法,一時間爭吵聲四起,趙桓皺起眉頭,怒喝一聲:“都給朕閉嘴!軍國大事,豈容意氣之爭!”
趙桓的威嚴越來越盛,諸將諸臣,紛紛告罪,趙桓搖了搖頭,把目光投向了嶽翻:“嶽卿,你來說說,該怎麼處理此事?朕以為,吳卿和嶽將軍所言都有道理,該如何決斷呢?”
趙桓習慣性的向嶽翻詢問,認為可以得到正確的解答,嶽翻也屢次不負所托,給出了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這一次也不例外,嶽翻綜合判斷了一下,覺得根據歷史上多次雙方交戰的情況來看,岳飛的策略更加適合實際情況判斷。
“党項賊貌似虛弱,實則還有相當實力,之前的頹勢讓他們以為我們認為他們很弱小,但是党項賊奸詐狡猾,仁宗皇帝時,大宋就屢次被党項賊欺騙,党項賊內部也有不少原大宋落第士子投效,十分猖獗,但是他們很明白大宋的虛實,說不定正是以示弱之計誘使大宋小瞧他們。
實際上,他們已經暗中準備好了相當的力量,諸位是否還記得三川口和好水川之敗?我軍都是先勝後敗,屢次被党項賊示弱之計所騙過,最終慘敗,党項賊之狡猾,我等絕對不能小瞧,更不用說目前我軍缺乏物力,能調動的軍隊僅此一支,更容不得半點攜帶,因此,本人比較傾向於岳飛將軍提出的加強力度的想法。”
嶽翻是秉持著公正之心所做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