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這號稱祥瑞的寶符還能左一樣右一樣地蹦出來,岑參不禁嗤之以鼻,當下也懶得多問,直接就進了靈武堂。兩人見了杜士儀後,一提及此事,杜士儀便沒好氣地說道:“既然一個田同秀因此而擢升,自然就有第二個第三個。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總有人看不下去揭穿,我們不用理會。”
聽到杜士儀如此說,來聖嚴猶豫再三,突然就這麼屈膝跪了下來:“大帥,恕我直言,這些年來國泰民安,河清海晏,可諸邊就沒曾停過用兵,我朔方還是因為互市進項極多,省了朝廷不少軍費,可其餘諸邊卻無不花銷巨大。陛下若只是求邊功也就算了,可朝中事務無論大小,全都交給李林甫這樣的口蜜腹劍之人,升黜皆握在此一人之手,長此以往,再沒有人能制!大帥在朔方六年,經略漠北,使得突厥日漸式微,若是挾功回朝拜相,則奸佞可除!”
來聖嚴起初那一跪,張興還想伸手去扶他,可聽到其竟是鄭重其事說出了這麼一番話,他登時暗自嘆了一口氣,收回了手。
而杜士儀面對其這番言行舉止,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朔方有這樣念頭的,並不止一個來聖嚴,可有些話有些事,他不能點得這麼清楚。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如同陳寶兒那樣知他心意,也不是每個人都如同張興這樣事他多年。所以,他想了一想,便索性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子嚴,開元以來,是姚宋二相當政時間長,還是源相國在位時間長?”
見來聖嚴臉色一動,他便繼續說道:“在李林甫之前,在位時間長的,無過於源相國,可他是憑藉謹慎不攬權不攬事,這才能夠在位八年之久,可是,李林甫拜相至今,有多少年了?而他的為人處事,當權風格又如何?昔日張九齡和裴耀卿精幹如此,我甚至還為此格外提醒過他二人,可他們仍然鬥不過李林甫。我雖自忖不是無能之輩,可回朝和李林甫爭鬥,即便真勝了,能當政多久?三年?還是五年?”
來聖嚴被杜士儀這話噎得一愣,可還不等他反駁,就只聽杜士儀淡淡地說道:“我知道你要說,對李林甫退避三舍,不過是助其氣焰。然則,是困於一隅之地,和人掐得你死我活,還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任憑是誰,都會知道如何選擇。”
聽到這樣的回答,在沉默許久之後,來聖嚴方才低聲說道:“可倘若突厥真的覆滅,大帥挾此滅國之功,陛下又豈能不加升賞,入朝拜相?”
“升賞並不代表就會入朝拜相。”杜士儀微微一笑,想到自己在朔方六年,爵位卻依舊停留在之前的涇陽侯上,沒有往上挪一挪,他便繼續說道,“要知道,這場突厥內亂究竟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卻不是外人說了算的。”
他身為節帥,在外任已經到頂,一旦真有滅國之功,他與其說是回去拜相,還不如說是回去榮養。既如此,那還不如慢火煮青蛙似的對待突厥,絕對不能一下子讓當今這位好大喜功的天子高興到頂!只可惜了南霽雲,竟然攤上因為西域建功升官受賞後,得意忘形的隴右節度使蓋嘉運!
第950章 漠北烽煙
僕固部和同羅部毗鄰,數百年來彼此通婚,在鐵勒九姓中最為交好。這麼多年來,也不是沒有過試圖吞併對方部落的首領,但大多數時候,兩部都是唇齒相依,靠著彼此協力共抗外敵。如今突厥內亂頻頻,兩部酋長的往來就更加頻繁了。
這一日,同羅部酋長阿布思便帶著親隨再次造訪了僕固部的大帳。進門之後,他見乙李啜拔正和一個青年站在左邊一具巨大的沙盤前說著什麼,便擺手吩咐隨從退下,自己大步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