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牧代掌兵權與蚩尤作戰,敗多贏少,竭盡全力,嚴防死守,尚能苦苦支撐;自率偏師以來,九戰九敗,部下兵卒所剩無幾,正彷徨無策,黃帝信使撲天雕忽然飛至,尖尖的鳥喙插入力牧耳孔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力牧大喜,遵照密旨領殘部挑戰蚩尤,故意一觸即潰,引著蚩尤大軍向十面埋伏之陣逶迤行來。

黃帝在山坡上,看見蚩尤的軍隊悉數進入包圍圈,即命令擂鼓。鐵胳膊奮臂猛擊,雷神骨槌、夔皮鼓果然不同凡響,三通鼓罷,三苗之民面無人色;六通鼓罷,魑魅魍魎魂飛魄散;九通鼓結束,蚩尤兄弟手顫足麻,無法跳躍飛騰。黃帝的將士們在鼓聲的激勵下士氣大振,蜂擁而上,爭先殺敵;黃帝把昆吾劍使得車輪兒似飛旋,青色劍鋒噴射出赤色光焰,削落蚩尤兄弟的鐵額銅頭,輕巧得如同切菜砍瓜;應龍展開一對金色翅膀翱翔空中,張牙舞爪,嘎嘎怪叫,在它投下的快速移動的龐大陰影裡,堆滿了魑魅魍魎、三苗之民破碎的屍首。

奇異的夔皮鼓聲削弱了蚩尤軍隊的戰鬥力,激烈的搏鬥很快就演變成殘酷的殺戮。蚩尤看見自己要敗,便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施起神威,兇悍勇猛地殺上前來。兩軍殺在一起,直殺得山搖地動,日抖星墜,難解難分。

黃帝見蚩尤確實不好對付,就令應龍噴水。應龍張開巨口,江河般的水流從上至下噴射而出,蚩尤沒有防備,被衝了個人仰馬翻。蚩尤急令風伯雨師掀起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只見天上雷電交加,濃霧迷漫,地上洪水暴漲,波浪滔天,情況十分緊急。這時,女魃上陣了,她施起神施,剎那間從她身上放射出滾滾的熱浪,她走到哪裡,哪裡就風停雨消,一會兒天晴了,烈日當空。風伯和雨師無計可施,慌忙敗走了。

傍晚時分,蚩尤全軍覆設,孤身浴血奮戰,突圍南出,恰遇應龍攔截。蚩尤奮力一躍,猛地一頭撞去,只聽得一聲響亮,那應龍跌落塵埃。跌落塵埃的應龍負了重傷,再也無力振翅高飛,迴歸天堂,它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裡。龍屬水性,所居之地,雲氣水分自然而然匯聚而來,這就是南方多雨的緣故。許多年後,應龍復出,助禹探水脈,開江河,也成為治水功臣之一。

再說蚩尤,蚩尤的頭跟銅鑄的一樣硬,且能在空中飛行,在懸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黃帝怎麼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時,黃帝靈感突現,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勁連擂九下,這一下,蚩尤頓時魂喪魄散,不能行走,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黃帝麾下的五虎將、八驃騎就紛紛殺到,撓鉤齊出,把他拖翻,一條鐵索綁了,黃帝怕日久生變,降旨就地斬首。

為了預防蚩尤日後成精作怪,再起兵禍,就將他的身、首分葬兩處:一處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墳高七丈,平日常有紅色雲氣從墳內直衝天穹,形似一匹絳紅色的錦帛,當地人叫它作“蚩尤旗”。另一處在山陽郡鉅野縣重聚鄉,墳墩大小和闞鄉城的差不多。因蚩尤身、首分離,所以斬首的那個地方取名叫“解”,直到如今,解州還有口大鹽池,池裡的滷水是殷紅的,老鄉們呼之為“蚩尤血”。黃帝殺蚩尤時怕他掙脫,不敢卸去手拷腳鐐,直到蚩尤死後,才摘下沾滿血跡的枷銬拋擲在大荒之中的宋山上。後來枷銬長成一大片楓林,枷銬上的斑斑血跡化作了鮮紅如血的楓葉。至今在楓葉上還可看到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跡。

戰後,黃帝族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裡舉行“封泰山”儀式,即在山頂祭天,在“亭亭”山祭地,然後凱旋西歸。同時“命少皞清正司馬鳥師”,即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一位能附眾的氏族首長名叫少皞清的繼續統領九夷部眾,並強迫東夷集團同自己華夏集團互結為同盟。

黃帝戰勝蚩尤後,威信更高了,被中原各部落尊為共同的領袖。炎帝雖然被蚩尤打敗,實力尚存。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與黃帝爭做盟主,雙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