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即不希望極性識心識念相續不斷,不欲極化。道本沖虛,清淨無雜,一旦充盈,必是塵垢雜染。從認識論講,就是極性觀念。)因不盈,則不汙染;不汙染,則無極性識心識念;無識心識念,則道之“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屬性自然現前,亦就完成了“致虛極,守靜篤”的“歸根”“覆命”的迴歸程式。“敝而不成”者,是講“道”本不生不滅,“道法自然”,常住不變,“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故“道”不屬於成與不成。馬祖道一講:“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道不用修,但莫汙染。何謂汙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汙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聖。”(馬祖道一語)“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黃檗語)向外求,二相極性熾然,將心捉心,則是揚湯止沸,以風止波,愈加顛狂,故息念忘慮,歇則菩提。故不需修,不需證,壞掉心識,無二相攀緣執取,自是不汙染。一句話,沒有極性觀念,就是無汙染。南泉禪師曰:“道不屬知不知(道是非極性屬性,不屬知與不知的極性觀念),‘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知與不知均是二邊事)。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也?”“道”無是非、真妄等極性屬性,猶如太虛空,本無東西南北,東西南北本是人的極性分別。“真如佛性,沒在知見六識海中,沉淪生死,不得解脫。”(《心王銘》)只要不被極性知見、識念所淹沒(夫唯不盈),自然本體依舊朗然(敝而不成)。這就是老子講的“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不成”的道理。
這段王本作“故能敝不新成。”帛書乙本作“是以能(敝/衣)而不新成。”《淮南子·道應訓》為:“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王本如上。因不瞭解老子本懷,王本後,尤其今人,多以己見更改,便失本意。“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敝而不成。”這是老子道論的要害處,絕不能隨意篡改,使“佛頭著糞”!大智慧的認識,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證得,非思議推理而得。今人以“敝則新”的對照多改為“敝而新成”,或“是以敝而覆成”;這種更改,有失本意!
老子講:“大成若缺。”“道衝而用之,或不盈”。“不成”才是“大成”。凡所成,必有限,有限非道也。“不成”則無限,無限與道相符,故不能改為“新成”、“覆成”等。道本沖虛無相,本無一物一什,故稱“不盈”。因“本來無一物”,是以能保持本來面目常住,古今一如。此處是講保此道,而不是用此道。“敝”者,舊也。帛書為“(敝/衣)”,破舊衣服,喻之未變,引之不變也。“敝而不成”,還是老樣子,“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之意也。
惠能悟道後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正因為道,“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不動搖”,故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迴歸本來。也因為道“本自具足”、“能生萬法”,故老子曰,“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大用現前,體相用一如。有人問雲門禪師:“不起一念,還有過也無?”雲門答:“須彌山。”不起一念,是謂“能濁以靜之徐清”,如果不能,“動之徐生”,就死寂了,道無所用。故大道沖虛,卻其用不窮。“是以能敝而不成”,是老子讓人們認識“道”的本源性、不動性、無限性,從而引導吾人示道、修道、悟道、證道。六祖惠能講:“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只要吾人能無念、無相、無住(“保此道者不欲盈”),當下就是自在天真佛。老子亦是此目的,才講“保此道者,不欲盈”,以達“歸根”、“覆命”、“修德符道”、“唯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