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希臘因為第一次舉辦奧運會,沒有經驗可以借鑑,加上時間倉促,並沒有對運動會進行系統、全面的宣傳和推廣。當時出現的招貼畫和海報種類繁多而混亂,設計沒有體現出奧運精神。截至目前為止,被大家公認的奧運會徽只是第1屆奧運會總結報告的封面。
古樸的會徽帶有明顯的古希臘繪畫風格,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手持橄欖枝,注視著山腳下重新修復的古希臘奧運競技場,似乎在等待前來領取榮譽花冠的比賽勝利者。女神身旁的伊奧尼亞式柱纖細、柔美,柱身細長,簷壁有浮雕飾帶,為整體構圖增添沉穩的作用,更顯得近旁的雅典娜柔美中透出剛毅。雅典娜、古奧運競技場、伊奧尼亞式柱,組合於同一個畫面中,帶領我們跨越時空的侷限,將神聖而輝煌的古代奧運慶典與現代奧領匹克運動連線在一起。我們看到的這幅圖畫是雅典奧委會向國際奧委會提交的報告的封面。
手執橄欖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馬蹄印,展現在世介面前的奧運會徽古銅色的浮雕,散發著濃厚的古希臘氣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樣表示現代奧運會與古代奧運會一脈相承的關係。神廟、天使,以及橄欖枝,則表達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
會址之爭(圖)(1)
PARIS,FRANCE 1900年
第2屆現代奧運會在創始人顧拜旦的護航下,成功駛入法國。奧運會址異地法國,生###漫優雅的法國人對於這個世界運動健將大聯歡的盛會將持怎樣的態度?會把奧運會裝扮得像自己的國家一樣風光無限嗎?
“世界上有一個對奧運會非常冷淡的地方,這就是巴黎。”顧拜旦在事後的日記裡這樣記錄自己對第2屆法國奧運會的失望之情。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巴黎人又是怎樣挫敗熱情似火的希臘人,爭取到主辦權的?
希臘與巴黎、神秘與浪漫、熱情與優雅,不同的國度造就不同的風度。希臘位於巴爾幹半島南部,西臨愛奧尼亞海,東瀕愛琴海,大部分山脈延伸到海里形成半島或一系列的島嶼。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山海掩映,陽光璀璨,素以歐洲文明的搖籃、豐富的歷史遺蹟而著稱,山嶺、海水和石頭,四季陽光充沛。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水陸交通方便,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馳名世界的風光,巴黎人民生性熱情好客,同時具備典雅莊重的特質。巴黎實在是舉行國際性活動的理想城市之一。
1896年雅典奧運會成功舉行之後,希臘人對奧運會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認為奧運會是希臘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只能在希臘舉行,雅典應該成為奧運會的永久舉辦地。如果易地他國召開,則是對偉大的、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的公開掠奪。這樣的想法雖然有片面性,但體現出希臘舉國上下對於奧運會的重視和鍾愛。試想,如果第2屆奧運會真的繼續在希臘舉行,就不會出現之後在巴黎發生的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不能常如人願。在第1屆奧運會閉幕時,國王喬治一世親自出面,要求將雅典定為奧運會的永久會址。希臘國王喬治一世明確表態:奧運會是希臘人的,屬於希臘文明的一部分。當時已接替維凱拉斯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顧拜旦,在這個問題上堅持不讓。他認為“奧林匹克運動會雖然是古希臘的,但也應是全世界的,奧運會到不同的國家去舉辦,才能使奧運會具有國際性和富有生命活力”。顧拜旦的一席話振振有辭,使得希臘國王無言以對。國王選擇讓步,雖非希臘人所願,但誰又有理由和能力把奧運會和世界各國的血脈揮劍斬斷呢?
1900年,巴黎正要舉辦世界博覽會,顧拜旦身為法國人,一再強調,憑藉博覽會的東風,宣揚奧運精神,是件雙贏的美事。奧運組委會同意將橄欖枝交予巴黎